5月30日,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验收,成为东莞市第一家省重点实验室。
    验收专家组成员包括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黄宁生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张正国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符若文、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陈颖教授、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丁云飞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我校双聘院士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我校兼职教授蔡睿贤参加了验收汇报会。
    广东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财务处陈国庆主持了验收汇报会。
    我校副校长李忠红在验收汇报会上致辞,欢迎各位验收组专家来校指导。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校博士生导师杨晓西教授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
    该重点实验室以我校为承担单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广东宏达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为合作单位,有浓郁的产学研合作特色;实验室聚集了2位中科院院士和36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共同致力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在东莞乃至全省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据介绍,重点实验室从热力学、化学、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层面出发,研究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基础应用和关键技术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东莞的企业工业转型、节能减排的重大需要提供技术支撑。
    相对节能率达到25%以上
    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分布式供能新技术,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新技术使关键设备节能率达到20% 以上;实现了设备优选和流程组合优化,使系统能耗降低25%以上的效果。
    重点实验室在广东省东莞市天宝工业区宏达工业园开展应用实验,设计了MW 级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与技术工程示范,使一次能源利用率大于75%。
    重点实验室还指导了多项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工程,并与东莞市长安镇信泰工业园区等合作,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技术。据实验室测算,东莞13家企业采用了分布式能源技术,累计共产生经济效益达到1 亿以上。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近5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各级纵向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总科研经费达2300多万元。
    重点实验室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近几年,重点实验室共获得省级奖项2 项、发表论文 102 篇、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培养了博士生5 名和硕士生 11 名,并接纳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的2 名博士研究生来实验室展开实验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 项。
    近三年来,重点实验室里共有4 名老师晋升为教授,2 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1 人被选拔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 人被选拔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培训相关技术人才200多人
    重点实验室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紧密结合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能源和化工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重点实验室在能源技术、能源审计等方面,开展面向产业一线的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和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三年来已经为企业累计培养、培训各类技术人才200 多人。
 
    ■实验室发展历程
    2004年12月,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验室挂牌成立。
    2009年7月,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验室获批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
    2012年4月,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视察实验室。
    2013年5月,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验室建成,并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接受广东省科技厅验收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我校博士生导师杨晓西教授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

课题验收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室

上一篇:我校举办现场心理测评活动

下一篇:我校举办现场心理测评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