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首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赴企业岗位实习动员会。
会议对实习学生强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领导和合作能力,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劳动纪律和安全;要有工程的大局观、工程的概念、工程师的基本素养,注重锻炼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带着收获回来学校。
据悉,为了首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赴企业岗位实习取得成功,机械工程学院做了许多前期的辅垫工作:一是依托东莞市机电工程学会与东莞市、珠三角的机械行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与40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寻找优势企业构建了伟易达国家级企业工程实践中心及润星机械企业工程实践中心,而且已完成了两届的实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效果显著。此次实习的27名同学将分别前往伟易达及润星机械,实行企业工程师、校内指导老师双重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步进行的企业工程实践。二是在校期间,紧密抓牢卓越班学生的三维软件训练和数控加工训练,委托校外专业机构进行外包培养、集中授课;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践及职业技能认证,成立大学生工程实践小组,在学生中形成有影响力的工程实践创新氛围。三是实施一系列诸如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CAD\CAM学生创新社团、助理实验员、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教育,卓越班学生在专利申请、技能认证、挑战杯竞赛、杨振宁奖学金、参加科研训练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是从实践内容、实习大纲、实习手册、三方协议、实习计划、食宿环境、活动及工作场地、实习保险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本学期已经与学生集体及个人进行了多次交流及心理沟通,指派多位老师跟进和管理,与企业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调。配备强有力的师资及生活指导教师,分别建立企业实习的QQ群及通讯录,加强师生沟通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