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研制及东莞理工学院中子散射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评审论证会议在学术会议中心举行。我校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对多物理谱仪和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作了详实的阐述。

 陈和生院士介绍,多物理谱仪作为全散射谱仪,用于功能材料等完全未知的新结构测定及工程材料空间分辨应变场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能满足航空航天、高铁、核电、新能源及高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是我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散裂中子源上建设的多物理谱仪。该项目完成校内立项程序后,还将召开多物理谱仪技术方案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使用单位的培育工作会议。

 

 本次评审论证会是在前期函件评审的基础上,参照省市重大科技项目评审的规范程序组织的,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沈保根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澳门大学、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中子散射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和财务专家。

 经过充分论证,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符合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目标需求,有利于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合理、方案可行。专家们也就该大科学实验装置的合理利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加强谱仪用户群的培养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 

 

 

上一篇:松山湖高校安全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篇: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校友走进“校友大讲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