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作品评审工作在我校松山湖校区举办。据悉,今年广东赛区共收到省内70所高校的665份作品。最终37所高校的67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将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审。全国竞赛结果将于9月初公布。

我校4件作品获得一等奖
今年,我校首次承办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作品评审工作。广东省赛区竞赛活动是全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竞赛已纳入广东省教育厅省级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统筹赛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从1994年第一届开始,目前已举办了12届,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电子信息类学科持续时间最长、竞赛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活动。对培养我国电子信息类后备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作了很好的铺垫,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
我校自2007年开始参加这一竞赛活动,多年以来,获得了包括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省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开展。今年,我校共有28支队伍参赛。最终4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将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审。

参赛队伍签到,等候入场参加测评
今年作品与工业企业结合更紧密
组委会介绍,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将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全国竞赛采用两套题目,即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今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本科组的微电网模拟系统、滚球控制系统等8个题目;高职高专组的有自动泊车系统、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等4个题目。评审会上,参赛队伍需向评审专家展示作品性能,完成每个题目要求的技术指标,并回答测评专家的提问。
评审现场,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评委王荣辉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品更具有创新性,跟工业企业的实际应用结合得更紧密。虽然是同样的题目,但选手们提出的方案和设计并不相同,说明学生们不仅对领域内的最新应用非常熟悉和了解,而且相当具有创新意识,体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强。
来自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大二及大三学生曾德镗、邓少立和张伟此次组队挑战了A组题目“微电网模拟系统”。他们表示,初看到题目时感觉还可以,但真正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难度比预想的要大,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动手做这样的系统。但在大家的努力下,在规定的4天时间内还是成功完成作品。邓少立说,通过参加比赛,自己在电子设计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启发。“这是我们第一次感受理论变成实践的过程,没想到原来真的能够成功,我们也感到很惊喜、很有成就感。”

测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