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典型食品加工条件下组分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品质功能调控机制”进展汇报会在我校举行,项目牵头单位和各子课题承担单位30余人参加汇报会。课题负责人、我校校长李琳教授主持汇报会。
李琳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和要求作了说明。河南工业大学、西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5个子课题承担单位分别对研究任务的主要进展、指标完成情况、经费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汇报。与会人员讨论了研究任务中模拟体系构建、组分互作、加工过程参数与结构功能关联等关键问题。李琳对各子课题提出学术期望,要求聚焦纯物质组成的食品模拟体系,明确对典型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耦合加工条件的定量描述,并与模拟体系组分结构和产品品质变化进行关联,对产品宏观特性的表征要根据真实食品体系的需求来进行。
汇报会后,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交流会更加明晰了研究目标,课题要严格按照项目总体要求,紧抓核心指标,积极思考和开展新的研究点,加大高水平成果产出力度,同时要加强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经费年度预算。王强研究员提出,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出台绩效评估机制和奖惩制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据悉,此课题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食品加工过程中组分结构变化及品质调控机制研究”课题三的研究任务,执行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共获得1290万元资助,是学校迄今为止立项经费额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