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张志坚、陈平平)
平平:各位老师、同学们
志坚、平平:大家好!
志坚:我们是电智学院实验老师,我叫张志坚。
平平:我叫陈平平。
志坚:工作上,我们俩是同事。
平平:生活上,我们俩是两口子。
志坚:我们俩是同学,是我校首届本科生。
平平:志坚,我们在大学时代就加入了宋跃教授带领的创新小组。
志坚:嗯,我还记得宋教授面试我时,问的第一个问题“你是共产党员吗?”我当时还在想,跟老师做科研和是不是党员有关系吗?
平平:后来我们才知道,宋教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除了吃苦精神,还要品行好。他常说:要吃得苦、吃得亏,要有大局观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位靠谱、出色的科技工作者。

志坚:从学生到老师的十多年,我们一直都在这个创新团队,我们的身份变了,但是踏实求真、勇于奉献的精神不变。
平平:这些年,我们团队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一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了这门课程的建设,宋教授带着我们访名校、到企业调研,研究课程改革,编著教材,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最终把这门课程扎扎实实地建成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志坚:编著的教材被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后,被40多所大学采用,到今天已经修订了两版。
平平:志坚,还记得我们团队研制的单片机实验板吗?宋教授亲自研发,团队年轻老师带着创新小组的学生动手制作了400多套单片机实验板,免费发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彻底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难题。
志坚:刚刚过去的本科专项教学评估,也是一场“硬仗”。宋教授作为主管评估认证工作的副院长,身体力行,认真组织每一次的专项评估,落实各项指标要求。他常常凌晨四五点开始一天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电智评估认证取得全校第二的成绩。
平平:志坚,我们记住了宋教授面试的第一句话,积极要求进步,在学生时代成为了共产党员。今天,我们作为老师在面试学生团队时,也会下意识去问:”你是共产党员吗?”我们想把团队的精神一代一代地
志坚、平平: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