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动员会精神,9月22日,东莞市在东莞理工学院召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省市共同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相关工作。东莞市政府副市长喻丽君、我校校长李琳等介绍了相关情况。东莞市政府新闻办常务副主任陈冀主持会议。
来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社、中新网、人民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网、紫荆杂志、东莞日报、东莞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喻丽君指出,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有力支撑。经过多年努力,东莞市高等学校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尤其是作为唯一本土公办本科院校的东莞理工学院已跻身全省理工科大学前列。但与此同时,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东莞市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东莞作为广东省制造业大市,要加快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要发挥本地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创新支撑。
喻丽君表示,东莞有信心有能力把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这是因为,一是东莞理工学院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工科基础和实力,形成了工学学科集成度高、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与东莞主导产业吻合度高的学科特色,东莞理工学院办学综合实力位居广东省理工科大学的前列,为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奠定了基础。二是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等支柱产业,培育出LED光电、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集群,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为高校开展技术研究、加快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东莞得天独厚的开放环境和开放优势为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营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四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多年来大力投入学校基本建设,支持学校改革发展。早在2002年,就投入10亿元建设松山湖新校区,推动建成了松山湖校区、莞城校区两座现代化、园林式校园。从2009年开始,按照生均每年2.53万元外加专项的方式投入建设运行,生均资源配置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近年来,东莞市还通过“科技东莞”工程,大力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在内的高校院所建设公共和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积极鼓励产业行业以各种方式协同参与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事业,形成了全市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东莞理工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喻丽君表示,东莞将竭尽全力把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随后,李琳介绍了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我校将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围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关键任务,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带动工科为主的学科专业水平、创新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形成广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