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学校“自带干粮”服务东莞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再出招,14支博士工作站团队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校资助团队开展服务的经费达300万元。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景昆,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文华,戴尔全球副总裁、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主任林浩,我校领导李琳、李忠红、李文芳,学校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等共260多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本次合作内容包括共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协助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推荐优秀毕业生和急需人才等。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琳在讲话中指出,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专项行动已成为了具有东莞理工学院特色的科技服务品牌。希望参与工作站建设的博士们,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放低姿态,珍惜平台,以服务东莞“倍增计划”企业为重点,在精准定位合作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研发机构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致力于协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工作站的建设,以点带面,开创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从2016年起,东莞理工学院摸准区域产业发展脉搏,从第一需求入手,启动了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专项行动,设立了专项行动经费,以服务创新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从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中选拔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小分队(专员),专项开展技术研发等科技创新服务,协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实施“倍增计划”。2016—2017年,学校已累计派出37支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小分队(专员),安排工作经费600万元,做到“自带干粮”、精准对接、有效服务,已深入对接服务22个专业镇、1300多家企业,启动60多项科技研发合作项目,联合申报100余项发明专利。

其中,“面向经济新常态下东莞建筑业智能转型升级的创新服务小分队”联合广东中建新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倍增计划”企业),开展了预制叠合板力学性能与优化设计、轻质混凝土构件开发等项目研究。最终提出了叠合板优化设计方案与施工工法,并联合申请发明专利5项,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6个,建立施工工法2项,有效提升了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

面向横沥模具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与东莞市横沥镇、上海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协会共建专业镇科技创新平台——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项目9项,产业升级配套服务工程6项,建设产业平台5个,所申报项目“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荣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上一篇: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正式开业

下一篇: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正式开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