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朱杰作为毕业班班主任代表上台致辞,寄语即将离开学校的莞工学子:“踏上社会,意味着你们不再在象牙塔之下,路上也许会布满荆棘,身边也许会有冷言蜚语,你们需要抵抗,更需要历练。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不是懵懂少年。”

朱杰,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制糖工程专业,现任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组分物性修饰与品质功能调控方向的研究。自2013年进校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曾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选为东莞市优秀教师。现主持参与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7篇,SCI论文被引近400次,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担任FOOD HYDROCOLLOID.、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FOOD PACKAGING SHELF、POLYMERS-BASEL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探索成为学生凌空翱翔的“助推器”
尽管朱杰已两次获评学校年度“优秀班主任”,但是对于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他给自己的定位依旧是一位探索者。每次给新一届学生上课时,朱杰在开学第一课必然会问两个问题:同学们认为大学生活跟初高中生活有何不同?对大学老师或者大学班主任有怎样的期待?
这两个问题,不仅是朱杰引导学生去思考作为大学生的行为标准,还希望能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自己做好一名班主任的答案。朱杰在讲授自己的“班主任之道”时,多次使用“引导”这个词:“大学的班主任一定要摆脱中学班主任‘保姆式’的照顾,要去引导学生自觉完成学习。”

朱杰笑称自己对学生是“放养”,“只要在大的框架下,不违反法律不违反校规校纪,你们尽管去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放飞学生的过程中,他依旧会定时关注学生近期动向。凌空翱翔,驰骋苍穹,学生飞翔的羽翼由老师来筑造。当他们学会飞翔,将他们推向天空也是班主任的责任。
“杰哥”是班上学生对朱杰的“爱称”,“当班主任最有趣的体验就是感受学生对你的态度由拘谨到‘打成一片’态度转变的过程”,朱杰如是说。面对每一届四十多个截然不同的个体,让每一位同学都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朱杰努力的方向。
学生胡嘉漫觉得在朱杰的课堂上学到了做人的真道理,“杰哥擅长灌‘毒鸡汤’,习惯以严肃的样子跟我们讲一些让我们感觉到紧迫但实在的道理,让我们认清楚现实,胸怀万里世界,立足自身实际,放眼无限未来,他为我们上了大学里很重要的现实课程。”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朱杰深得班上同学的爱戴。

我愿做教学与课堂永恒的探索者
谈及教学,朱杰语气一转:“大学教师在某个学科上肯定要有自己见解,或者在某个小的领域,一定要有自己的成就,这是大学教师的敲门砖。”
“刚上讲台时因为对课堂气氛的控制也不到位,看到学生并没有被课程吸引的样子,很受打击。”朱杰分享他的教学经历时打趣道,“要把知识讲透,是需要补给的。”他认为,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用年轻教师应该有的热情、活力来面对讲台下的学生,革故鼎新,更新思想以适应学生和时代的需要。

朱杰将探索的态度应用于教学事业的方方面面,“翻转课堂”是他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他认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也是这种课堂模式非常重要的一环。
朱杰认为,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很重要,同时还要把好奇心变成持续的行动力。“做研究过程是漫长又艰难的,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热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作为指导老师,朱杰曾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东莞市大学生生物化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取得成绩过后是新一轮的探索
“我最感谢的是学生,他们是支撑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被评选为2019年东莞市优秀教师对朱杰而言固然是一个鼓励,但他认为这个荣誉称号对他而言更是一种鞭策。
“可能是对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不是很理解,一开始我只看到了它千篇一律的一面。”但当朱杰来到了大学讲台,学生眼中对知识的渴望紧紧抓住了他的心,进一步跟学生接触,相处过程中间的惊喜、欣慰让他感受到了身为大学教师的满足感。“我很希望能跟学生继续相处下去,给他们学业指导和人生指导。”带着这个使命,朱杰一路走到了今天。

“学生其实一直在给我制造惊喜,在毕业之际,或者某些节日,他们都会约我出来一起度过,我们之间的距离感一下子就拉近了。”朱杰突然有些感慨,“很感谢一路走来学生给予自己的支持,未来我将继续做好这项伟大的事业。”(陈锐斌 黄文妤 戴李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