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校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莞工权益周”平安校园建设系列活动在两校区火热开展。本次活动以“消费者权益”“防诈宣传”“食品安全”为核心议题,校学生会联合学生自律委员会、研究生会及膳食委员会等学生组织,通过开展线上知识问答、线下权益周游园会等活动普及强化日常校园消费安全意识,吸引近3000名学生参与。活动不仅深化了权益保护教育,更将平安校园理念融入校园治理体系,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校园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现场
多样化宣传筑牢反诈防线
针对大学生群体高发的电信诈骗问题,松山湖校区特邀学校警务室警官在游园现场开展专题宣讲,警务室的警官结合“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真实案例,向现场观众强调不轻信、不转账、核实身份等防诈原则,深入剖析诈骗话术与骗子心理操控逻辑。莞城校区则依托法学专业资源,由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学生组建的“法律援助小队”,系统讲解反诈案例和消费者权益维护方法。

游园会现场设计了匠心独运的"反诈连连看"活动摊位,该活动以智趣连线互动为纽带,将诈骗套路转化为思维迷宫,帮助同学们主动思考如何运用实用反诈技能,提升防诈意识,以沉浸式体验推动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透明监督护航舌尖安全
聚焦师生关注的“舌尖安全”。校学生会联合膳食委员会邀请学校总务后勤部设置“校园食品安全透明区”,现场展示食堂原料信息及管理规范,吸引许多同学驻足了解,并通过快问快答普及食品添加剂、储存标准等知识。活动同步发起“食堂开放日”招募计划,邀请学生担任“一日监督员”,参与后厨卫生检查与菜品制作全流程。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李同学体验后感慨:“详细了解完食堂的原料,我对校园饮食安全更有信心了!”此举不仅强化学生监督意识,更以“透明化”实践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跨界联动赋能权益教育
为破解学生消费权益意识薄弱的问题,校学生会联合中国人寿东莞分公司推出“金融消保知识加油站”,以“罐推”与套圈游戏实现金融教育的趣味传播。活动现场设置“九大权益识别墙”,学生需将“七日无理由退货”“价格欺诈”等场景与对应权益类别匹配,强化认知。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校园科普注入专业力量,更拓宽平安校园的治理维度,为消费环境增添安全保障。

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学生会一直将平安校园治理建设作为“我为同学做实事”品牌建设的重要栏目,推动平安校园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开展。2024年,校学生会参与东莞市平安办和“南方+”共同举办的“平安东莞”金点子创投大赛,最终《全心权益,食全十美》的食品安全项目打造全方位平安校园的金点子斩获一等奖,以创新实践诠释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理念,让平安校园成为青春最美的底色。
(撰稿:张冬燕;一审:陈泳源;二审:柳卓君;三审: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