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广州举行2023年度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述职评议会议,160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或相关负责人一一登台,围绕党建工作开展述职,展示党建成效,并接受现场评议。
每年岁末年初,广东高校党委书记都会集体述职,至今已是第10年。过去一年,广东高校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好经验?取得哪些好成效?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表示,广东高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重点抓好人才工作,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马立敏 吴少敏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2023年,广东高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主题教育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我们办好主题教育读书班,组建理论宣讲团开展宣讲71场,以调研破题,围绕17个课题开展调研109次,形成涵盖130项措施的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玉润说。
“学校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了‘转作风、重实干、开新局、争一流、解放思想再出发’大讨论。”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说,该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破局,大兴调研之风,采用641项具体措施,集中火力破解学校事业发展难题。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刘晟表示,通过“五学联动”,组织学习698场次,校领导调研走访154场次,完成调查成果转化48项,落实民生项目清单,推动了“三全育人”“强药学者计划”“共识期刊目录”等重大工作方案落实。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介绍,广财大召开专题会议24次,建立“1+1+4”工作机构,制定系列方案和工作指引,并以上率下办好校领导读书班,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
“我们举办读书班暨中心组学习14场,邀请校外专家作报告7场,专题党课和学习会425场,调研课题101项,并把建章立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完善了制度49项。”广州航海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邹采荣说。
广东高校不断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难题、办实事的强大力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垚臻表示,通过调查研究解难题,开展调研93次,制定了88项整改措施,平稳完成白云校区电动自行车清理整治,并全力推进行政办公搬迁白云校区等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提升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马卫华介绍,聚焦师生关切,学校推动学生宿舍热水系统更新等12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攻坚克难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校内规章制度立改废释,扎实推进依法治校。
“我们围绕‘最大短板’推动改革发展,全力攻坚‘申硕’,落实‘冲补强’任务,加强6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打造4个重点学科群,围绕基层党建等重点完成18个问题整改,建章立制33项。”惠州学院党委书记彭永宏说。
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广东高校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该校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党校规程等,出台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社会兼职管理办法,实施高层次人才“一人一策成长计划”,营造安心教学潜心科研的人才环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少明介绍,2023年该校7个党组织推荐参评全国“双创”培育,5个党组织确立为省“双创”项目,并获荐参评“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以党建领航,佛科院加快推进更名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权、提升学科影响力“三大工程”建设。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高质量发展。”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说,学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立项党建与思政教育专项研究课题13项,新增省级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介绍,该校2023年立项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个党总支和2个教工党支部分别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目前全校有省级以上“双创”立项单位10个,占全校党组织数15%,其中国家级2个。
广东高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介绍,暨大创新构建了组织育人体系,实施党委书记项目“人才聚暨”工程,做好人才政治引领工作,发展高知群体党员数同比增长近20%,并深入推进广东省“三全育人”试点高校建设,构建了侨校学生思政工作新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表示,华师聚焦“三全育人”,着力强思政、育新人,健全“党建引领、五德同向”大思政工作格局,牵头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思政优秀成果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我们实施人才聚力行动,引进各类人才50人,立项省级‘双创’项目2项。”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清说,该校推进“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5次获省心理咨询工作先进集体。
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广东高校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力和驱动力。
“深大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说,深大去年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总数达到18个,同时获批共建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外聚焦‘一融双高’,奋力争创一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说,全面实施外语学科“冲一流”攻坚行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位居全国第3位,16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位列全国外语院校第1位。
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广东高校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事业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奋力开启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说,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南科大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新获批了3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均再创新高。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廖立国介绍,该校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老年大学也于2023年成立,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老年大学,并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
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拟入围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榜上有名。该校党委书记杜安国表示,广轻工推动办学再突破,其中牵头成立了全国工业互联网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联合体。
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
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高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主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相连,增强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
2023年11月12日,国内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揭牌,由中山大学和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联合建设。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介绍,2023年中大还成立了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与超算中心、天琴中心等大平台集群合力,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
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获批通感融合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该校第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工党委书记胡钦太说,开展有组织科研,广工重点打造了特色“科研王牌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高质量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汉武介绍,学校精准对接“双十”产业集群,紧密对接工业软件、新能源汽车专业,开展工业软件现场工程师试点,组建产教融合联合体,更好服务制造业当家。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去年,广东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近百所高校结成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等三大联盟,为县镇村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我们始终牢记自己是高等教育‘国家队’,也是土生土长‘广东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第一时间研制上报支撑“百千万工程”的华工方案,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院长的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打造“十大组团”,有组织推进“双百行动”落地见效。
华南农业大学是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盟主”。该校党委书记李凤亮说,通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华农组建了138支科技特派员及“轻骑兵”队伍,建设永根科技站65个、科技小院16个,建设乡村振兴共同体服务站点28个。
广州美术学院是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盟主”。该校党委书记林蓝介绍,依托各成员单位力量,联盟承办2023年度“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同时,扎实推进与阳江阳春市3镇12村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帮扶……广东高校在“百千万工程”中充分彰显教育担当。
“学校坚持校地共建,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表示,该校以学院—乡村结对,建设“百千万工程”服务站,40多位专家组团式下沉到镇村一线,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介绍,以体育赋能“双百行动”和乡村振兴,广体组织了“三下乡”实践团队送教送医,组织“村BA”篮球比赛,改造3个篮球场和2个羽毛球场,完成2.46公里巷道硬底化和128盏太阳能路灯建设。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王永云表示,该校组织了12支实践队2000余人赴惠州、汕尾、湛江、梅州等地助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基础教育,与肇庆结对帮扶20个项目。
地方高校具有根植地方、亲近产业、汇聚人才等重要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喻洪表示,汕大与汕头市南澳县、揭阳市揭西县开展校地共建,组建57支青年师生实践队,选派23名专业技术人才和55人讲师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同时启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合作项目论证,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兰艳泽介绍,学校牵头成立全国海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联盟,助力海岛乡村振兴。同时,结对帮扶近100所中小学,累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培训各类教师2万多人次。
“学校以党建的‘红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突破’,提升服务地方的贡献度。”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介绍,学校组建7个技术服务团队,推进13个结对共建意向项目,助力肇庆四会市乡镇建设,不断提升结对共建成效。
记者:李秀婷 马立敏 吴少敏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4年1月17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