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战略规划

20132020年)

 

前言

东莞理工学院是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运作的省属地方大学。办学21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紧抓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为东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教育领域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呼声高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正在建立;东莞正处在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结合东莞发展战略全局和学校长远发展,突出大学与地方的血脉联系,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战略目标,特制定《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13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东莞理工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行动计划的依据。

、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建校以来,特别是2002年升本之后,学校紧密结合东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走创新之路、特色之路、质量办学之路、科学管理之路,积极探索和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学校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东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形成了校本部、成人教育学院、城市学院在校生三个一万的办学规模。目前,学校设有35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达14129人,其中工科学生占53%。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与中兴、华为、西门子、微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26个,学生创业氛围浓厚。2010年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在江西、海南等省实现按一本线招生。办学以来,培养输送了8万多名各类人才,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58人。学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8%以上,近80%毕业生留在东莞发展就业。近年获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44项,经费达1000多万元。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200多项。

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工程,聚集了一支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结构较合理的人才队伍,形成百名教授、百名博士办名校的基本格局。现有教授101人、副教授24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38人。强化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确定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一级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获批 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获批3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建成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2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9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北京大学共建5个联合实验室。获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承担了一批与东莞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6948万元,在广东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2位。累计授权专利78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

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松山湖校区面积1500亩、莞城校区330多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01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藏书170多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种,体育场地面积17多万平方米,学校的硬环境持续优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发展,各相关职能部门鼎力支持,使学校已基本进入良性发展时期。人才引进、资源配置、学科建设的学术主导理念基本形成,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校园文化等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

在认识到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系统性不够,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条件需要完善配套;二是,学科实力不足,科学研究的横向合作潜力有待挖掘,以科研服务地方争取支持的成效有待进一步彰显;三是,与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需求的契合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推进产教融合、开放合作的机制和路径需要更加明确,国际化战略举措实施成效尚不明显;四是,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相对滞后,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形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两大目标。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都面临着深刻变革、巨大调整,必须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新水平,特别是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具备本科生、研究生水准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2013年,教育部倡导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东莞理工学院成为联盟理事单位。

高度重视本科及以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已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在社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2007年,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已达到186所,占德国高校的一半以上,培养了近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奠定了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人才基础。德国、瑞士等欧洲发达国家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系统完整、有机衔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竞争力提供了人才支撑。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应用型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亟需健全与现代产业体系相互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现代高新技术技能积累。然而,作为制造业强省,广东省当前工科硕士研究生数量占比约为20%,工科本科生数量占比约为30%,明显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广东省一本招生的比例(6%),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8.5%),特别是应用技术型高素质人才更是明显不足。

东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的情况尤为突出,主要问题是学历偏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足和行业分布不均。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东莞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中,人才竞争力排名第29位、人力资源质量排名倒数第2位。东莞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有7000多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学历型人才密度仅为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仅占学历型人才总量2.6%,本科仅占32%;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人才密度未及全国平均值14%的水平;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卫生、党政机关等领域,而主导产业制造业,如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更是人才短缺。2011年东莞高素质人才只有5.4万人,而《东莞市人力资源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达到9万人,《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达到17万人。因此,把东莞建成全省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样板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引领区,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始终是制约东莞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亟需强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广东部署实施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2011计划,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东莞市正在加快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服务型高教体系。大学作为涵养城市创新活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与所在城市血肉相连、荣辱与共。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建校最早的公办本科地方院校,肩负着服务东莞高水平崛起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紧紧围绕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创新发展,争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突破,争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战略目标和12345的总体思路,学校创新发展要处理好国家要求与地方需求、大学职能与学校使命、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特色、服务地方发展上寻求新的突破。立足东莞、开放合作,铸就鲜明特色、彰显文化影响。

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东莞及珠三角区域产业行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与专业体系;立足东莞,面向广东,培养适应度高、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解决重点产业行业技术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工作站、专业研究生教育基地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服务东莞的产业行业、社会管理创新和文化发展,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二)发展目标

始终突出高水平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鲜明的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全面落实《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一套适应地方战略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为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发挥地方大学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

始终突出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自觉扎根东莞、融入地方,把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深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健全科技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技术积累能力,努力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建成若干个在省内一流、国内有显著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始终突出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习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先进经验,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社会组织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以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为新的发展点,取得国际合作办学新突破,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

始终突出弘扬优秀文化的办学责任,形成鲜明的莞工文化特色。以科技文化创新为支撑,倡导人文与科学精神,培植发展大学文化,探索建立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成长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努力成为东莞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为提高公众的公民意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服务。

学校类型:应用型大学。

学科结构:以应用学科发展为重点,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经、法、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构建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与东莞及珠三角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适应度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规模:2020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人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各类研究生300人左右;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学生15000人;国际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突破。

服务面向:立足东莞,服务广东,辐射全国。

三、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

(一)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必须以协同创新为引领,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的广泛合作;必须建立以校内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强化政产学研用人才协同培养

建立学校与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及时掌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应用科技的需求动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对接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产业集群,形成知识链、专业链、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集群),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着力推进省市共建制造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基地(东莞)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合作,依托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莞大学创新城,建立相对独立的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研究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教育研究机构。基地按照产业需要,实施跨专业、跨学科培养,构建有职业特色和行业、地域特征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东莞大学创新城建设为契机,建设国内一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卓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吸引10所以上知名高校、100家以上骨干企业进入基地开展合作,遴选500名左右的企业精英、一线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参与人才培养。在高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上,满足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

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学院(产业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设置专业的工作机制,按照重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专业优势,对接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集群产业,与东莞重点行业、行业内领先企业组建校企合作学院(产业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在数控装备、工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能源与材料、化工环保、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轨道交通等学科专业领域,探索举办以合作企业、著名人士冠名的合作学院。加快中德精密制造工程学院、微软IT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的建设。成立由业界人士和用人单位参加的校企合作学院理事会,共同管理校企合作学院。合作各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管理,共享合作成果,实现学校教育体系与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

着力寻求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根据地方和企业发展需求,突出项目研究主导,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全面开展与入驻东莞大学创新城高校在科研、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的合作。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产学研结合,共同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按照面向工程,重实践、重应用的原则,在培养计划、教材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导师遴选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研究建立专业学位硕士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积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提升办学层次奠定基础。聘请300名左右的合作高校教师为兼职导师,引导本校教师到合作高校培训和提升,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创新高等继续教育。继续扩大成人学历教育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培训工作,加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建设,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式,重点提升新生代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

2.构建特色化教学体系

扎实组织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扩大试点专业和招生规模,实现按一本线招生。总结和推广卓越计划班”办学经验,按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学校的专业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改革,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加大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教学的推进力度,实现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向以素质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为契机,参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行业标准,协同企业、行业确定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用45年的时间全面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为参照标准,以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流程为主线,以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为抓手,采取从国内外高校直接引进、从校企合作实践中提炼等方式,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改革和调整,实现由知识理论输入导向转变为能力技术输出导向。每年投入300万元左右,重点建设60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开发30门左右项目型课程,引进20门左右的国内外优质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考核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和突破口,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实际工程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工程技术及实用案例为主线,以综合性项目设计为驱动主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全面强化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更加关注学生现代技术技能的提升与强化,将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国家与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的实验以及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建好创业学院,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3.拓展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领域

以教育教学国际化为目标,深化与港台高校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交流领域,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鼓励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交流平台和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办学模式与理念,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探索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引进来为主,走出去为辅,支持引进国外的师资、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与世界著名应用型大学的合作,吸收利用德国、加拿大、瑞士、法国等国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依托毗邻港台的优势,与香港理工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协同推进专业共建、师生互派、学分互认、技能竞赛、共建研究院等形式的教育、科研合作。

丰富学生第二校园经历,采取多种方式聘请国(境)外知名学者到校任教或开设讲座,开阔学生国际视野,鼓励部分学生走出国门到跨国公司学习和实训实习,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为指导,培养具有国际就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服务。

按照公益为先、自主办学的原则,借力政府和社会资源,选择有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组建国际学院,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新的增长极。

4.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源质量,增加一本招生专业与学生数量。以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创造价值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科学制定应用型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投入与运行标准。建立完善学生学业考试考核成绩的多元综合评价机制。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探索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专业团体、企业行业专家、校友或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评估制度。2020年前,参加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全部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创新面向东莞发展科技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东莞市实现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在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点科研项目方面服务东莞,取得新的突破。

1.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开展面向东莞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科技服务工作,努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者、区域发展的助推器。深入研究东莞重点产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人才、技术、装备、制度等,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关重点产业行业发展关键与趋势,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以社会组织或企业形式,探索协同创新的组织体系。协同创新平台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重大科技为载体,以创新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东莞为目标。依托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建东莞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在莞高校,组建东莞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主动对接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重大科技产业平台,积极参与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服务广东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等重大产业聚集区,建设东莞理工学院科技产业园,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发挥学校人才、资源、区位等优势,联合国内外具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团队。进一步深化与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等的广泛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创建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科学研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行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高水平服务。

积极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侧重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专利等应用研究,支持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攻克关键技术,加强产业技术积累;共建人才培养(训)、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产品检测、新技术验证、新装备验收、科技成果鉴别与转化、政策咨询等的科技服务基地,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支撑提供有效服务,每年为东莞企业培训3000名左右工程技术人才。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扎根东莞、融入地方产业,紧紧围绕东莞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与东莞制造业产业特色紧密结合,凝练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建设若干个产业贡献力大、价值创造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支撑学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的建设。以申硕为契机,集中力量建设申硕骨干和支撑学科,使申硕学科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水平高,发挥学科建设中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建设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分批、有序开展学科建设,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4个学科建设为省级优势重点学科;推进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数学与科学计算等6个学科建设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争取将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建成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学科,分别在散裂中子源的快电子技术与电子信息、绿色化工工艺与能源环保等领域形成特色。

2.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鼓励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和示范工程项目,积极承接东莞市产业行业的科技服务项目。

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校优势学科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国内学术合作组织。继续加强现有省级、市级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推进高水平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特色专业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工作室建设。

加快科研成果的高水平转化和孵化。以建设东莞理工学院科技产业园为契机,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能力。主动瞄准地方需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3.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改革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科研奖惩机制。构建科研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整合科研资源,建设高端科研平台。加大对科研成果,特别是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

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组织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运行机制,加大跨学科组建研究院的工作力度。强化基层学术组织的体系与运行创新,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相生相长。加强二级学院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培育学科与专业特色,提升教职员工素质,增强学校服务东莞能力。

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以质为主、量质结合的学术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术价值、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评价。探索建立以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引进高素质急需人才为重点,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以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前提,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为抓手,全面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打造一支数量、素质、结构满足应用型教学科研要求,综合竞争力居于同类同层高校前列的师资队伍。

1.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

简化人才引进程序,落实和扩大学校人才引进的自主权,设立学校高素质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引进的科学评价体系,突出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通过刚性、柔性两种引进方式,加大力度,引进能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重大发展的领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产业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聘请海内外著名教授、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

2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制定和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加大教学、科研和学科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访学、科研、培训或攻读学位。支持中青年教师赴知名企业、大型骨干企业、社会创新组织、政府部门进行实务进修、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新引进专业课程教师50%以上须具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进一步简化出国(境)学术交流手续,有计划加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境)开展专门培训和学习,使每位骨干教师和学科科研人员都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探索建立实施学术休假制度。

积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先聘用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积极引进企业工程师及高级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大学创新城、企事业单位等主体的人才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实师资力量,改善教师队伍及教师知识结构,建设具有工程技术经历和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按照学校编制,预留10—15%编制额聘任海内外企业高工、高管、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设立教职工素质提升专项资金,力争年度经费达到生均拨款的2%

3.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推动学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制定并实施学校科研和教学团队培育计划,引导教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应用型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建立应用型科研人才扶持体系;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为依托,组建学科及科研团队。引进和培育与东莞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联系紧密的省级创新团队12个、市级创新团队46个、校级创新团队810个。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每年立项建设35个校级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12个国家或省级教学团队。

4.优化高素质人才发展环境

构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发展自我的环境和机制。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公平竞争、容许失误、允许流动的制度环境,构建待遇良好、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全面实施岗位分类管理,按照分类管理、按需设岗、公开竞聘、以岗定薪、评聘分开、合同考评的原则,以聘员制和职员制为主要内容,完善教师职称级别评价和管理人员晋级制度,实行教授、副教授分级制,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与监督体系,努力打造学者化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精致化的服务队伍。

创新校内优秀教师遴选、培养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完善教学、科研及服务管理评价机制,改革教职工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通过绩效工资来提高突出贡献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建立校内低聘、缓聘、短聘、正常聘任、高聘和终身教授聘任制度,实行不合格教职员工岗位退出机制;建立教师个人诚信制度和师德评价体系,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

(四)创新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凝聚师生的力量源泉,是一所学校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是关系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必须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彰显莞工文化特色。

1.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积极塑造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加强党风建设,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进现代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社会工作队伍,提高师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觉承担大学弘扬优秀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责任,努力成为东莞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

2.注重文化环境营造

加强大学文化内容生产与质量提升。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注重学术文化建设,大力提倡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精神,引导教师科研人员自觉担负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营造公开公正、活力有序、风清气正、宁静致远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崇高追求成就大气、以勤勉学习增强底气、以自觉修为积聚雅气。

3.提升文化影响

加大资源投入,强化整体设计,突出地方特色,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提升《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报对外学术交流、展示优秀人才、展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积极作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高峰论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设施,建设杨振宁学术陈列馆、翰墨堂等。开辟一批与地方文化、城市文化、新农村文化等紧密结合的文化阵地,加大力度提升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的配套建设水平。优化校园建筑、园林绿化等文化设施。切实加强校友文化建设,凝聚校友力量。以莞工讲坛莞工青年论坛科技学术节文化艺术节等为抓手,积极创新学生活动文化品牌。办好大学生艺术团,举办高雅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在舆论引导、沟通信息、传承文明、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学校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的深入交流,继承、挖掘、创新富有本土特色的莞邑文化。加强并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体制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高校文化高地的引领作用。

(五)创新应用型大学运行管理机制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1.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管办评管理体制建设。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和国内外知名教育家、企业家、文化名人、学校教师等代表参加的学校董事会,推动学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扩大社会合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支持,拓宽募资、引智渠道,提高办学活力。

2.优化决策监督机制

修订和完善《东莞理工学院章程》,构建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制度框架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与师生、机关与学院、党内与党外等领域的协商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等在民主管理、决策咨询、政策制订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学术组织建设,科学分离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责权,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师生、学院对行政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服务、效率、业绩、廉政等的评估制度。

3.完善二级管理体制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职能定位清晰、资源配置合理、责权利相统一为原则,构建学校运行机制;以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为原则,构建学校管理服务机制。坚持集权与放权相结合、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自主权。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管理的职权,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推进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问责制。改革学校对学院办学经费的分配方式,探索建立学院对学校发展贡献度与其教职工薪酬挂钩的分配制度。

4.配强管理干部队伍

    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打破制约干部选拔与管理的瓶颈,支持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加强二级学院党的组织建设,规范设置党总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师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加强干部培训,将干部学习、进修、访学纳入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推行管理人员职员制,建立管理人员的年度群众评议制和廉洁自律一票否决制。

5.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好学校党务、校务公开服务平台,提高科学化、民主化管理水平。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服务,为管理决策服务。建设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教职工信息查询与决策系统、学生信息查询与决策系统和资产管理与决策系统,实现学校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资源,落实保障条件,全面加强创新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协同联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在政策设计、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推进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原则上每年10月(具体视实际情况定)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请市主要领导、市分管领导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对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检查评估,指导和帮助学校解决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报告。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创新发展规划实施的指导,形成全社会支持学校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市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学校解决在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布局与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要根据规划所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组织专门机构,制定相应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措施,狠抓规划落实。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创新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与检查,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及时公开。

(二)强化政策支持

出台政策支持省市共建制造业高素质人才协同培养基地(东莞)建设,争取广东省教育厅在学科建设、质量工程、教学改革、国际合作及招生计划方面给予学校政策倾斜。财政安排相应配套经费,争取将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列入广东省2011计划

加大地方财政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学校教育成本的财政性补偿机制,对于建设技术性强、社会亟需专业,提高办学层次,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在生均拨款、专项经费、培训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支持学院开展卓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根据学院开展研究生和卓越本科生教育的实际推进情况,在现行本科生生均拨款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生均拨款标准,给予办学经费支持;

参照圆梦计划政策,企业技术人员接受培训可取得相应培训补贴。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制定税费优惠、财政补助、专项奖励等政策措施,支持校企共建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支持企业在学校建立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对企业在学校设立的技术创新和培训基地、捐赠的实验实习实训设备予以税收优惠。将与学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协作开展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入驻东莞大学创新城的必要条件,在东莞市与著名院校的合作中积极做好平台和载体的角色。新兴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等市政府扶持发展项目优先在学校设立研究开发平台。鼓励和支持学校争取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的教学、科研项目和资源。对教师建立工作室和以知识等要素入股创新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

支持与世界知名大学、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合作交流,系统引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大资源投入

大力支持学校争取科技东莞专项资金的资助,支持学校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将学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和建设项目,市财政重点加强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奖励和重大人才开发项目的资助,协助学校实施1050人才引进工程。

重点支持硕士点建设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支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平台、重点科研项目建设。

支持学校建设支撑地区产业升级、社会转型重点专业(集群)的建设,资助配套各类教育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校企共建技术转移、创新中心和先进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等的建设,重点是卓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

继续完善优化办学软硬件设施,加强校园安全生产建设、数字化建设和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支持学校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基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地和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建设。

(四)优化制度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促进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办〔201326号)精神,按照管宏观、管大局、管总量、管原则的要求,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支持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制度创新,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学校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根据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学校党政管理机构由学校在规定的机构限额内综合设置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教学、科研及教辅机构由学校自主设置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在政策允许条件下,满足学校发展的教师编制数和管理人员职数。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的原则,支持学校依法依规自主管理生均拨款、学费收入和专项经费,学校的其他办学收入、教学科研、所办产业或者转让知识产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收益返还学校,用于学校办学,推进办学机制创新。支持学校盘活办学资产和资源,建立学校多元投资办学机制,积极拓宽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办好教育发展基金会;允许学校采取市场融资的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建设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适度提高财政资金立项建设报批规模,进一步简化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招标采购工作。

扩大学校在现有体制下选人、用人和制定薪酬分配方案的自主权,支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岗位规范、招聘选聘、考核遴选、绩效奖励制度。在核定的编制内自主聘用教师、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进高水平双师型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特殊分配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支持教师国(境)外访学、开展合作研究,实施管理干部国际培训项目,放宽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因公出国(境)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和期限;理顺学校在岗和离退休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要调动和凝聚学校内外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团结实干,争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为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2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是199764,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3863计划

1986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自然科学基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国务院于1986214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称国家社科基金)

设立于1991年,是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国家社科基金包括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六个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

6.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是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建立的。联盟作为教育部指导的校际协作组织,将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联盟成员的转型发展、合作交流、学术研究,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地方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联盟将受教育部委托,加强与国外同类大学协会的合作交流。

72011计划

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针对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战略工程于201257正式启动。该项国家工程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

812345总体思路

是东莞理工学院20129月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要求,其内涵为牢牢抓住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线,紧紧把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教师成长发展两个着力点,重点凝练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三大办学特色,不断增创学科专业、体制机制、办学环境、开放合作四方面新优势,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用结合、大学文化培育、学校党建创新五项重点工程,

9.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起始于2007年,是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经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0学术休假制度

是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通常只授予那些在以前的研究中获得成功的、拥有良好周密的计划的,或者研究目标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人。学术休假最常见的安排是半年的全薪休假,或者一年的半薪休假。

11双师型

有两种认识,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1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有三层含义:第一,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第二,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第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要保证党委的集体领导,又要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

13.《华盛顿协议》

1989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该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一般为四年)资格互认,确认由签约成员认证的工程学历基本相同,并建议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认证的课程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已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协议规定任何签约成员须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和专业性社团。目前《华盛顿协议》有正式会员9个,分别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和日本的民间团体;预备会员6个,分别为来自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中国台北的民间团体以及中国科协。《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2013619,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华盛顿协议会员国间彼此承认其通过认证的学系/学程,各国主流大学亦普遍接受此公约的认证标准并追求此认证机制的核可,已成为国际间大学工程教育的趋势,其影响深及各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机制的改革,因此已普遍受到重视。通过认证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可凭此优势扩大就业市场,故此协议亦促进了全球工程人才流通的机制。在不久的未来,认证的资格势必成为学生与家长选择升学时的重要参考。

 

 

 

 

 

 

 

 

 

 

 

 

 

 

 

 

 

 

 

 

 

 

 

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

 

抄送:市委属各单位,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省属有关单位。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2014 1110日印发

上一篇:东莞理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一篇:学术委员会——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