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6日,由广州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主办,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广府文化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粤桂两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广府文化与新文科建设”主题,分别从广府文化与城市文化空间、广府文学与广府语言、广府艺术及其传播、广府民俗及其活态传承等四个方面,思考在新时代如何把地方文化的艺术创造力与中国文化价值相融合、把文科人才培养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深挖广府文化的濒海商贸内涵及其国际传播意义,打造广府文化的国家级符号表达和文化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广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文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李文芳介绍了学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成效,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加强粤桂两地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广府文化与新文科建设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共同推动广府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共同谱写文化发展的当代华章。
提高站位,加强大湾区国家文化符号的在地表达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大湾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广东提出“一点二地”(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定位,可见广东的发展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重地。新时代新思想新定位新政策下的广东如何发展文化,成为本届论坛的讨论重点。李文芳在致辞中指出,广府文化是岭南地区覆盖范围最广、特色最鲜明、影响最大的区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新文科建设角度推进广府文化乃至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是共同的时代使命。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陈杭提出,树立文化先行理念,借助三地非遗这一最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元素深度参与湾区建设、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湾区文化、思想、理念融合的桥梁和切入口。广东应通过“运用公力”与“培育自力”凝聚在地文化合力,做好文化施工图,增强国家文化符号的在地表达。她特别指出,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又是改革开放后的“世界工厂”,在文化的赓续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所所长詹双晖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中重新审视珠江文化,认为珠江文化兼具中原文化情结和海洋文化禀赋,是本土大陆型文明与域外海洋文明连接的桥梁。他倡导广东主动借鉴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创建经验,携手港澳积极申请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珠江口先行试验区,以海洋文化禀赋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形塑国家IP,通过这一国家级文化平台、载体来整合资源,共建湾区精神家园,构建国际文化资源配置枢纽,打造国家文化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打造文明新形态的大湾区样本。
聚焦海丝,强化广府文化传播的国际视野
广府文化内涵丰富深邃,过去研究多侧重挖掘其地方性文化和内陆性符号意义,本届论坛则聚焦海丝文化浸润下的广府精神内涵的挖掘,从濒海商贸、中西文化融合探讨广府文化的外向性传播。
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纪德君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海丝之路的文学资料,发现涉及广州海外贸易的资料占比最大,从文学角度证明了广州在中国“海丝之路”上的核心地位。他指出,广府文化的内涵是在两千多年来基于濒海商贸而开展的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广府”的意义并不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符号,而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发祥地、大本营与集散地。目前,广州正牵头“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国内外海丝城市一起推动形成海丝跨国文化线路的共识,持续扩大海丝文化国际影响力。历代文学书写不仅为我们了解广府“海丝之路”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而且为我们了解广府的主要文化精神提供了生动可感的视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陈恩维以汤姆斯英译《花笺记》的“世界文学”意义生成为题,认为汤姆斯的译本通过文体协商、主题调适和审美重构对《花笺记》进行了改造,在西方世界广泛流通,从而搭建了中西文学理解沟通的桥梁。产生于广府本土的木鱼书《花笺记》最终依靠翻译和文本旅行,成为了一部具有世界文学意义的作品,并直接推动了歌德“世界文学”观念与模式的形成。《花笺记》的翻译、阅读与流通,既改变了中国文学常常作为西方文学对立面而存在的状况,也初步打破了世界文学即西方经典的欧洲中心主义观念,对探讨地方说唱与世界文学关系、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立足本土,推进广府文化与新文科建设的深度结合
广州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同为广府地区的地方性高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有诸多值得共同探讨的话题,这也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
新文科建设强调多学科协同,涵盖人文社科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互渗与交融,信息时代更强调人文社科与新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广府文化论坛打破学科壁垒,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在碰撞中兼容,共同研究两地的广府文化资源,探讨广府文化与新文科建设的结合点和突破口,以及如何在历史新节点更好地传承文化根脉,树牢文化自信,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其主要观点有:
一是深挖广府地方资源。除诸多以广府历史人物、军事人文、本土作家作品、岭南风物描写为主题的个案研究之外,还应强调岭南与岭外的互动,如近现代岭南宋诗派、《广州大典》所收两篇清广府文人撰杨万里《南海集》序、李斗《永报堂诗集》的粤澳纪行、祝允明岭南书迹、岭南人吴梯和李黼平对杜诗的阅读、《红楼梦》对岭南小说创作的影响等,既有岭南人对中原文化的回应,亦有中原人对岭南文化的摄入,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演进中奉献地方力量。
二是着力挖掘广府民俗的活态传承。学者们对粤剧粤语、广府儿歌的传承,广府民俗如盘古王诞、龙舟礼数、传统婚俗、饮食习俗、泮塘五秀的现代价值,善会、法会的社会功能与现代转变,民间工艺如北海铜凤灯、石湾陶艺、英德红茶制作、灵山烟墩大鼓、灵山竹编、岭南灰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路径等问题予以关注,并探讨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发展,学者结合各自专长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观点纷呈,不乏洞见。
主办单位负责人表示,本届论坛主题丰富,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大论,亦有精微细致的个案研究,新材料新观点频出,选题开放中有聚焦,深入挖掘了广府文化的精神内涵,对新形势下促进新文科建设、激活文化生命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为深入了解东莞本土文化,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与会嘉宾参观了茶山镇南社古村。古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传统非遗工艺品和民间艺术表演,让嘉宾们感受到了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撰稿、初审:邓强;二审:王思琦;三审: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