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1月的书记茶座在我校松山湖校区莞雅社区活动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成洪波走进学生社区,邀请18名师生代表“围炉”畅谈,深入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体会。
党委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黄金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邹琼,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唐元松教授,以及来自各学院、各学生组织的学生党员代表等共18人参加了茶座活动。

在茶座上,成洪波首先分享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和感受。他表示,要掌握习近平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精神要义,重点在于三句话:要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要坚定迎接一切挑战的信心,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们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抓住“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的机遇;同时要具有办好事情的鲜明态度,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要有为党为社会奉献担当的精神。

在场师生也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唐元松教授从几个维度向我们阐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上,中国古代秦朝的商鞅变法,在将近十年变法中,使秦国从一个弱国变成了一个强国。而明朝的海禁、清朝的闭关锁国,却让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导致中国落后一个更重要的根源。俄国的彼得大帝,化装成平民去欧洲学习先进的经验,带回俄罗斯普及和推广,从而使俄罗斯从一个野蛮的民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国家如此,地方也同样如此。广东在当年极度落后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进行改革开放,才有如今的四十年后的广东。从工作单位的角度看,没有什么生机,没有什么进步,就是跟缺少改革开放的意识有关。这几年在校党委精心的顶层设计下,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迅猛。从个人层面上来说,要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向优秀的同学看齐,以好的形象、开放的形象去展示自我。“未来的40年,是同学们的40年,如何过好这40年,对同学们很关键!”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柳卓君从东莞改革开放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她以自己在东莞的生活经历去展现改革开放对东莞的变化和影响,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这四十年的发展中创造了东莞奇迹。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发扬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精神,在新的时期,更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去为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改革开放这棵大树,需要我们不断浇灌”
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人郑润廷同学表示,东莞是世界制造业之都,在中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当下,东莞要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这个重要的宏观政策,依托现有的制造业体系,以良好的优惠政策承接深圳、广州等城市溢出的创新科技产业,吸引外来人才,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把历史挑战转化为历史机遇。作为东莞市最高学府之一,东莞理工学院要从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向出发,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团委的指导下,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建设性、有责任心、有栋梁才的大学生。同时,学生干部也要发挥出自己的关键少数作用。引导良好风气的形成,团学干部责无旁贷。
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姜明晨同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也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视作继续深入改革的重要任务,希望其未来能成为与世界五大湾区媲美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湾区,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发将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三种货币”、“三种关税”等特点,使三地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新的地域经济格局。随着今后经济的高速发展,身为东莞的一名大学生,怎样才能在高水平经济环境下生存,并成为时代所需人才,是大家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智学院学生支部学生党员代表张首园同学表示,在向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进发的征途中,广东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短板问题。去年社会实践专题调研活动中,她作为贵州实践队的一员,也深入到云贵高原千山万壑的村寨,了解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山水、农家、基层,变则通,通则达。广东以更大的决心深化精准帮扶,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尽快补齐短板。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我校以“产学融创”理念为引领,莞工学子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党员应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向上向善、知行合一,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在与师生进行交流后,成洪波表示,党的初心和使命归根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大同。他鼓励各位同学,要不断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学思求真知,践悟促力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