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我校第二届莞工说新锐语言竞技秀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松山湖校区大礼堂舞台迎来校级30强选手,呈现了一场热情横溢的演说盛宴。经过激烈的角逐,第二届“莞工说”9强诞生。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第二届9强将联合3位蝉联之星,共同对话包括科学家、企业家、世界冠军、艺术家等行业精英,碰撞出校园与社会、青年学子与领域大牛更深层次的思维火花。
本次比赛聚焦新工业背景,围绕“科技、经济、心理、艺术、就业”五大话题开展思辨讨论。我校教师工作部部长何献青、宣传部副部长叶妙娴出席活动,约1600名观众到场观看了比赛。本届活动评委由学校图书馆馆长严前海、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庆兵、学校文传学院副院长张艳红、东莞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张菲、文传学院教师孟颖组成。
比赛伊始,我校校长马宏伟通过视频的方式寄语大赛。他指出,作为时代新人,一批批莞工学子正浸润着新思想,努力成长为“强国一代”。他鼓励学生要找准方向、精准发力,选准作用点、持续发力,善用杠杆、巧妙发力,让青春的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以青春之我建设“双万”新东莞。
我校教务处副处长、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许燕转致辞。她表示,本届“莞工说”的主题——新工业时代下的对话,初心是希望同学们从书本里面走出来,联动社会的各行各业,在业有所攻、有所成的基础上成就更加融通跨界的视野,以此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助力更美好的未来。
30强选手演讲结束后,评委严前海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一一点评。他指出,语言创造了我们,也束缚了我们。演讲就要创造新的语言,创造新的思想,逃脱语言的牢笼。
最终经过评委合议,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易子俊、国际微电子学院的陈晓岚、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的陈泽宁、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吴周萤等9名同学荣获第二届“莞工说”9强荣誉。此外,首届十强荣誉获得者文传学院吕欣曜、吴丹妮,经管学院黄怡诚凭借在本届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再次荣获蝉联之星荣誉。
“莞工说”自学校2021年通识教育改革起推出,由我校通识教育中心、东莞电视台举办,并得到校友基金会、东莞市文联大力支持。据介绍,与第一届主题相比,本届的主题不再满足于讲述自我故事,而是走得更深更远,更具有思辨性、宏观性。而且本届舞台参与度更高、人文关怀更浓厚。
【参赛选手这样说】
科技话题——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王荔馨同学对最近疯狂出圈的chatGPT进行了介绍,深入讨论了这款智能软件带来的变化。同样,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的黄冠滔聚焦科技是如何赋予人类新生活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学生社区知行学院的张广凡则分享了他对科技发展与文化保护的观点。
经济话题——
经济话题方面,选手们的演讲主题关键词都集中在创新、品牌、科技上,他们有的举例传统品牌如何通过创新赢得新生,有的举例新生品牌如何通过科技获得强大生命力。文传学院的吕欣曜则聚焦东莞,分享了东莞的众多标签下的城市发展。
心理话题——
在心理话题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陈昕、化能学院的黄嘉馨、教育学院的庄文君从“社恐”“社牛”2个标签入手,分别谈论了自己对于这2个热门词汇的看法,描绘了理想的人际关系,理想的自我关系。机械工程学院的赵焕梅则分享了成长故事,告诉大家要从内心爱自己。
艺术话题——
“当新兴的技术对撞上传统的艺术,两者的相辅相成固然惊艳,可当中的此消彼长亦不容忽视。”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是互相毁灭还是互相成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彭毅、教育学院的刘馨蔚、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吴丹妮和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的陈健等7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为观众们带来多角度、思辨性的思考。
就业话题——
“许多年轻人对就业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职业,像密室演员、游戏陪玩、视频博主等等,这些新兴职业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教育学院的殷菁霞倡导我们要打破就业偏见,让梦想“职”得。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张思源同样表示要“拆掉思维里的墙”找寻到自己的热爱,学生社区知行学院邓洛宁表示找到热爱后要坚持热爱、忠于所选。
(撰稿、一审:刘蒂;二审:许燕转;三审:兰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