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专注地做实验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新方位”,要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依靠内生性的科技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从而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缺乏的不利局面,持续全面地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驱动对大学科技创新提出迫切需求
倒逼大学知识生产与应用体系的理性重构。大学科技创新,是指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性活动中所进行的“贯穿于整个科学技术活动过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成果商业化)中的所有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科学技术活动”。大学必须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汇聚地的优势,理性重构传统的知识生产与应用体系,致力于为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知识成果。就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而言,重构的基本导向就是大学知识生产与传播应用既要瞄准知识发现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更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前沿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
亟需大学知识创新的孵化延伸。大学科技创新要尽可能地将科学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衔接起来,将知识创新体系延伸到新技术孵化阶段,将大学的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推进到市场应用。一方面,大学尤其是服务地方的区域性大学,其科技创新要加强对产业技术需求的敏感性,改变单纯以科研项目结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为导向的成果评价,还要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推向应用,通过自主建设或主动参与建设的创新平台,孵化新技术,服务产业升级,甚至进行科技创业、催生新型产业。另一方面,企业等主体也应将一些技术创新环节向大学所提供的科技成果孵化阶段有序延伸,促进各创新主体交融交汇,形成围绕新技术的生产-孵化-应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
区域性大学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大学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区域性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应自觉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合理的价值取向,主动践行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有效服务产业需求。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亟需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亟需一大批从科技创新成长出来的创新型新兴产业。当前,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已到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而且随着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启动,区域创新信息流动进一步加速,创新要素聚集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就是大学知识创新最大最迫切需要应对和解决的应用情景。大学必须自觉服务于国际产业竞争的需要,紧扣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抢占经济科技和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发挥理工类学科专业对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孵化器”“加速器”“服务站”等应有功能,精准聚焦企业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将知识创新目标重点指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产出一大批引领产业发展、支撑产业竞争的先进科技成果。
有助学科交叉融合。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其新兴学科的增长点、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区域性大学应该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需求,结合自身基础,积极谋划和优化学科融合布局,合理配置学科科研资源,在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项目上加强论证和引导,促进学科的汇集、交叉、融通。既要通过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引导其他学科向优势学科进行有序有效的交叉渗透,凝练激发优势学科的新方向和新增点;又要通过跨学科的科技创新项目或平台,以及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学科间横向汇聚和融合交叉,整合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优势,形成问题导向、有力支持知识创新的若干特色学科群。
有力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为了培养出真正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理工类大学应该在科技创新的各种环节和链条中挖掘和发现创新育人资源,打造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需求环境和真实工程实践环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力融合科技创新和教育教学,把科技创新过程、创新成果乃至成果衍生进行有效的课程知识体系重构和教育学改造,构建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改进教学,科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育人体系。
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作为广东省和东莞市共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利用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实施的重大改革创新,对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技术和人才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紧紧围绕“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指向,以重大项目牵引、学科凝练与融合交叉、高层次人才引育为关键支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积极建构服务区域创新驱动的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以重大项目牵引科技创新。学校打破传统的基于知识自身发展逻辑的学科科研模式,瞄准行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通过科学规划与遴选竞争相结合,优先和重点布局若干重大项目,以项目凝练为主攻方向,构建研发平台,在方向和趋势上牵引科技创新,强化包括专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新技术等若干智能制造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培育及转化,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学校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需求,规划实施“面向3C产业的智慧工厂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重大项目。该项目基于工业4.0的要求,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究”(面向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工业物联网(Web-of-System)、面向电子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等),充分发挥科创项目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中的牵引拉动和集聚整合功能。项目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和奇特服务的联网,促使目标行业实现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智能化。
以学科凝练和交叉融合促发科技创新。学校积极对接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对电子信息产业、3C产品智能制造、绿色化工与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需求,不断凝练主干核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融合。
例如主干核心学科中的“面向机电行业智能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主要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建立的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交叉融合工业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以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解决智能装备的机构、控制等共性技术,以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开展半导体、高端印制电路板、光学器件等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以制造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为重点方向,开展面向3C制造业的智慧车间研究。
以人才引育持续支撑科技创新。学校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改革人才聚集机制,面向国内外多模式引进既具有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又具有产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团队,形成在学科前沿和技术前沿紧密结合的创新集体。学校按照需求分层分类设计了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与骨干人才、产业精英人才、创新团队、创业团队和校长特聘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
学校注重人才队伍的整合与协同。一是强调人才的价值整合,强调以“卓越的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突出产出成果的实际“贡献度”。二是加强人才的目标整合,强调以绩效考核和发展目标为导向,强化重大项目牵引集聚作用,整合人才之间的研究力量,鼓励高层次人才主动交叉融合,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协同。三是人才分类管理,学校通过设置“科创特区”——科技创新研究院,将高层次人才纳入科创院分类管理,以“学科创新团队”“教学学术团队”为扁平化载体,促进高层次人才与现有师资在申报和攻关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和组建国家级教学团队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
以体制机制改革保障科技创新。其一,学校把握作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契机,形成了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为主体的“1+7”制度改革框架,确立“科技创新同经济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需求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其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内稳外引”和“引育结合”,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决策小组,建立快速决策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柔性引进办法等管理制度,激发高层次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依法贯彻落实学校《办学章程》,聘请法律顾问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坚持“组织结构跟随战略”思想,根据广东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规划战略任务,调整二级组织机构设置,优化学科专业和校区空间布局,提高理工类学科专业集聚度,强化理工类学科专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李琳,系东莞理工学院院长)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3月27日第05版(高教周刊)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