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羊城晚报记者 谢颖
上周末,一场名为“让百年老宅重生”的活动在东莞莞城谭屋举行,这里不仅展出历史建筑——谭屋的“前世今生”,还向公众众筹12万元,用于老宅的一期修缮。
这也是东莞民间团体首次以民间筹资方式修缮历史建筑。活动的发起者是东莞理工学院两位85后老师。
作为发起人和莞城本土人,张颖君如此看待自己所做的文化保育:“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变,我也愿意去做这些小事,让我们的城市美好、多元化。”
百年老宅失修
“谭屋”又名“善馀堂”,位于东莞莞城市桥社区北正路横巷3号,是一座民国时代建筑,由莞籍越南华侨谭润芝1916年花巨资建造,青砖楼房、欧式雕塑、拱形楼门、莞式风格花墙。曾经,这里居住着7户谭家后人,但由于年久失修,如今仅两户人家在内居住,其余后人散落居于国内外。
5月14日,一场“让百年老宅重生”的活动让3户谭家后人齐聚一堂,甚至有一户来自加拿大。记者了解到,5月底有5户后人将在此重聚。
策展的这个名叫“善馀营造”的团队,由东莞门民间文化保育团队、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谭氏后人组成,共40人左右。为了这次展览,该团队短短两个多月,拍摄了一部《善馀情》纪录片,并有一些原创纪念品进行义卖。
所有义卖款项均用于善馀堂修缮。策展人之一东莞理工学院老师袁艺峰表示,由于善馀堂是历史建筑,第一阶段修缮计划主要针对内部,也会结合活化空间的用途进行一定改变,比如在室外增加楼梯,但第一阶段众筹12万元,全部用于抢救目前最危急的状况。
谭氏第四代后人初叔称,当年他一家人移居广州,老宅因漏水和受蚂蚁侵蚀,无力负担修缮费用,“听到这个项目,好像见到了救星”。
保留古宅文化
一开始发现、接触善馀堂的,是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专业老师袁艺峰,当时他只是想用图片形式保留这座建筑。
彼时,东莞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老师张颖君正有一支做本土文化保育的队伍“东莞门”。“文化保育正是强调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物的保留和对连带历史文化、街坊邻里人情风俗等内容的自发更新。”两人一拍即合。
从小成长在老莞城,振华路、骑楼等老建筑及风土人情都给张颖君的童年刻下深深烙印,“我觉得这种老莞城情结是与生俱来的。”高考时,张颖君毫不犹豫填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一,她与高中同学一起建立了“东莞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本土文化。
后来遇上了振华路部分房子被写上大大的“拆”字,欲为修路让路。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一切促使她继续到香港中文大学读研探寻。而在香港,她接触到了社区文化保育,看到一些社区老宅、旧宅活化得很好,她开始思考莞城的那些老建筑是否也能这样去活化呢。
当遇到百年老宅善馀堂,张颖君之前的设想便得到了实践。
“当时我们找到搬迁至广州的一户75岁阿姨,老人无钱修缮,只能拆除以消除安全隐患。”张颖君说,当时善馀堂的屋主想把房子捐给文化部门,可由于产权并不明晰,一直未有接手。她跟袁艺峰一起找屋主商量,能不能由他们来修缮,日后在这里举办一些本土文化展览、读书会等活动。没想到,屋主满口答应。
两天筹款过万
当真正开始着手这个项目时,张颖君也遇到了一些困阻。“比如社区居委会很担心安全问题。”好在几经沟通,团队得到了莞城规划所的支持,只要不动到建筑立面,其他都没问题。
为筹办这场“让百年老宅重生”活动,张颖君曾经床头都摆着谭氏家谱,谭氏后人惊讶于她比自己还清楚家谱。
据介绍,这两天善馀堂已筹得了1.2万元资金。张颖君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微薄之力,能让更多人走进本土文化保育中来。
在善馀堂还将开展写生、拼装模型两场文化活动,其中写生就由谭氏第五代后人作为导师。
(记者:谢颖)
原载于《羊城晚报》5月17日第A6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