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打造制造业“品牌”,一边是知识产权抢注、山寨情形日益增多。东莞,急需面向产业需求的复合型、综合性知识产权人才。
近日,记者从东莞理工获悉,该校调研发现,近年来,东莞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这归根到底是企业缺乏高质量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知识产权人才所致。
东莞理工指出,究其上述市场上知识产权人才“短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它是综合运用“法律、技术、情报分析、管理、外语和经济”等综合手段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产业转型,而不能“单打一”。特别是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产业界、企业界对知识产权人才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企业“出海”竞争提供有力支撑,当前,东莞理工正在进行“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非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以及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等三类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探索。
其中,对“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东莞理工在全国首次打造了“科技创新与专利制度”产教融合课程群,以服务于企业创新、市场竞争急需的高质量专利及技术秘密供给、成果转化及维权服务为培养目标;
对“非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东莞理工以服务于打造东莞乃至区域品牌提升而急需的企业“全流程”商标设计、申请布局、维权及品牌运营的商标知识产权人才,以及以支撑数字化背景下新兴产业大量涌现而急需的复杂类型著作权纠纷、数字经济涉及的复杂的综合类知识产权人才(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为培养目标;
对“涉外知识产权人才”,东莞理工以服务于企业“安全出海”而急需的海外知识产权申请、布局、维权、转移转化为目标的综合类知识产权人才为培养目标。
观察人士认为,作为本土高校,培养出能为上述目标实现的高质量、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将对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成功实现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