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中国大学新的历史使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东莞理工学院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而不断创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改革激活力,以内涵强实力,迈进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时期,更是学校守正出新、登高致远,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对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坚实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和《东莞理工学院章程》,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坚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和实践造福社会这一价值追求,并转化为全面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具体行动,聚社会之力、举全校之力,开辟一条地方普通高校走向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学校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机遇
一、发展成就
(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深入东莞产业、行业和镇街考察调研。努力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改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区,探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融合的“双工”联动机制,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校院两级书记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推进学校高水平发展,办学能力有新的突破。学校从“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到第二次党代会确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战略目标和“12345”战略举措,再到进入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行列,办学格局不断拓展。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水平发展,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形成了工科见长、应用为本、开放合作的办学特色。协同市政府编制实施学校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13—2020年),制定学校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等;编制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和改革方案(2015—2020年)。作为首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学校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省教育厅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组织推动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努力抢抓历史机遇,采取超常规发展举措,举全校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形成了加速向前发展的态势,办学能力有新的突破。根据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我校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497位上升到2016年的344位,跃升153位;理工类大学排名从2012年的154位上升到2016年的126位,跃升28位。
(三)健全本科教学工作体系,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建立了以理工科为主、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本科专业增加到36个,理工科专业占50%;在校生由11650人增长到17755人,增长52%,理工科学生超过50%;成人教育学生稳定在8000人以上。在4个省份实现一本批次招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每年保持98%以上。推进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建立华为网络学院、西门子自动化学院、中兴通讯学院、微软IT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设立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突出抓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建成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2个,建成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个,设立一批人文学科等实验班。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创业基金,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生项目在“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省市各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孵化了东莞市彩越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筹建国际学院,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与加拿大BCIT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等共同培育硕士研究生,与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等签署本科双学位项目专项协议。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学科科研迈上新台阶。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二级学科获批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被授予高等学校副教授评审权,实现高级职称评审权零的突破。推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获批为广东省第四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和成果转化,大力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起组建东莞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横沥镇等镇街合作组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培训和咨询服务,服务企业 “机器换人”项目,鼓励科技研发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教师在岗离岗创业。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依托散裂中子源重大科学装置建立4个联合实验室,建成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建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15个、市级科研平台19个;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2015年科研经费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倍;5年科研总经费达3.6亿元,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增长1.57倍。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有较大增长。
(五)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有新发展。学校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出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系列人才引育服务制度,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研究决策、保障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完善考核评优方式,首次实施绩效工资制和突出贡献奖评选,人事制度改革成效初现。大力实施教职工素质与能力提升三年计划,累计派出3批共20人次的青年博士到东莞市有关市直部门、园区或镇(街)挂职锻炼,赴台湾、香港、美国、德国等参加国(境)外培训及访学人数共计220人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实施《东莞理工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2015年底学校教职工1104人。其中教授117人,比2010年增长58.1%;博士265人,增长102.3%。教师队伍中双聘院士3人、特聘教授(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学科领军人才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9人。
(六)改善办学条件,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加强两校区校园建设,建成学术会议中心、满珍艺术中心、树华视听阅览室,建设松山湖校区第三期学生食堂、第三期学生宿舍等。建设“智慧校园”,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两校区网络互连互通和统一上网管理,完成数字化校园与图书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现有图书183万册,网络信息点近2万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51.2TB ,数字资源总量26.4TB,其中电子图书10.2TB。创建“平安校园”,设立大学警务区,升级改造校园安全监控中心和视频监控系统。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社会各界支持,坚持开源节流,规范财务管理,切实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2015年末余额 9100万元。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引入社会力量完善师生餐饮、物流服务。建设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实行对学生的一站式服务。
(七)推进依法治校,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修订学校章程,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加强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共清理规章制度301项。修订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做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推进学术委员会建设。成立预算与投资委员会,制订预算与投资委员会章程、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等,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经营公司,确保学校相关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推进院校二级管理,建立二级学院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化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等在民主管理、决策咨询、政策制订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在教育教学、学习实践、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坚持抢抓机遇。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不放松,主动作为,集中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是坚持质量为先。牢牢抓住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线,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紧紧把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教师成长发展两个着力点,坚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优化人事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和谐校园、健康校园。
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学校着力推进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适应创新创业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校校、校所合作,加强与国(境)外大学交流合作。
六是坚持立足东莞。学校贴近地方需求,把准需求导向,提升服务实效,促进服务与发展互促共进,在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发挥地方大学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作用。
三、存在不足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更新。与学校追求卓越的创新教育和实践的共同愿景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自觉性还不够,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大学治理体系还不完善,难以适应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需要。
二是办学层次与培养模式有待突破。学校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理工类学科第一批次招生规模小,生源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科教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统性不强、能力不足,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条件需要完善配套,人才培养还不能全面适应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需求。
三是学科与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学科积淀不足,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凝练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高水平项目和平台。引领科技前沿产生科技重要发现和发明的能力亟需培养,科学研究标志性成果欠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深化,对接地方重大发展需求不够紧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不够明显。
四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学科权威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缺乏,与国内外学术权威、具有国际影响力学科专业团队还没有形成有效合作渠道。青年博士引进速度缓慢,杰出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事制度改革亟需深化。
四、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正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角力场,世界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工业4.0”“再工业化”战略,力图强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创新驱动发展,占据创新的制高点,成为国与国竞争的焦点;知识、科技和人才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国家、省市大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学在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智力高地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彰显,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国际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理性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在“十三五”时期要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产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国家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发展特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稳步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国家意志和时代强音。《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整体方案》的制定,这一系列教育、科技等领域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为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内涵发展、综合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肩负起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路的使命。
制造业是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成功经验之一,更是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经济继续繁荣发展的根本。省委、省政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启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在推进智能制造、培育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专业镇街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缺乏自主企业和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始终是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跟随式”发展到自主发展的关键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两个缺乏”,不断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发展更高水平的创新型经济,必须培育和发展本土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抢抓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先机。“十三五”时期,学校站在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历史机遇关口,必须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战略部署,加快省市共建步伐,主动担当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使命,致力于服务广东、支撑产业,强化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为广东和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特色发展,争创一流。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东莞“两个支撑、三个走在前列”的战略需求,致力于服务广东、支撑产业,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色发展,争创一流。
抢抓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机遇,全面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卓越的创新教育和实践造福社会为共同愿景,担负起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路的历史使命,着力形成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体制机制、人事管理制度、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在学科实力、科教融合、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党建创新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为建设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守正出新,创新发展。坚持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使之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路。遵循规律,务真求实,攻坚克难,提质升级,积极培育和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找准特色,办出特色,把办学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
质量为要,协调发展。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确保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文化育人的协调发展。推进科教融合,完善教学科研互促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交叉融合人文学科发展。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重点突破,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探索适合的非均衡发展道路,集中优势资源,凝练新型特色学科专业群,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创造优势,争创一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廉洁高效型校园,构建健康和谐人文环境,营造风清气正学术生态,加强多元价值整合与引领,防范“木桶效应”,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
服务社会,开放发展。实施以市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战略,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开放办学,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深化校企、校地、校校、校所多元合作,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开放合作成效。对接全球创新链,优化合作机制,实施“以我为主”的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突出“人”的关键要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教师成长发展,服务校友事业发展,使广大师生和校友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实施引育并重的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战略,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抓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主要目标
(一)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技发展前沿和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关键任务,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不断强化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达到国内前列、省内一流,带动工科为主的学科专业水平、创新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形成广东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凝练并形成若干个学科发展战略增长点,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020年,重点建设学科中有3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前20%,建成6—8个省级重点学科。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适应创新创业时代要求和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丰富和发展“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三全五育人”工作体系,提高育人质量。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争取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学生国际交流初具规模。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020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在20000人左右,研究生(含联合培养)2000人左右。国外境外学生1000人左右,具有出国(境)学习经历的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3%以上。2020年理工科专业在校生数占65%左右,与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占80%左右。
(三)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制定和实施卓越人才发展规划,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着力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
2020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的杰出人才数量达到70人以上,学科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200人左右,产业精英人才和创业团队100人左右,优秀青年拔尖人才数量达到150人。来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外籍境外专家100人次/年,出国(境)交流教师规模达到300人次/年。
(四)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同经济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需求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2020年,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额5亿元左右,累计达到15亿元;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专职科研队伍,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国家级平台1—2个;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标志性成果;专利获权与转化、高水平论文等数量显著增长,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转移体系。
(五)健全行政管理与资源配置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东莞理工学院章程》,完善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探索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学术组织架构。规范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架构,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强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能力。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提高市场导向的资源获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能力。
(六)稳步提升学校地位和影响力。到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学科专业水平达到国内前列、省内一流,服务广东和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增强,为建设成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全国大学综合排名进入前200位,在全国理工类院校进入前100位。
第三章 主要任务与改革举措
一、着力推进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一)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根据《中国制造2025》与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瞄准珠江口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发展需求,坚持“项目牵引、平台依托,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超常规建设思路,瞄准智能制造新型领域,凝练特色优势学科,重点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不断增强学科群在省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广东省乃至国内智能制造领域有话语权的学科群,形成鲜明的学科建设特色。坚持重大需求导向和一流标准,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带动学科融合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的聚集,组织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项目攻关,凝练重大科技创新方向,促进学科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形成鲜明的科技创新特色。将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有机融合,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优化配置办学资源,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
(二)建设新型特色学科专业群。重点建设面向机电行业智能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面向智能制造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面向绿色化工与新能源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面向智能光电制造的光学工程学科等主干核心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学科重点建设智能装备与机电控制、增材制造与新材料技术、机器人方向,计算科学与技术学科重点建设无线传感器网络、类脑计算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重点建设节能及可再生能源、污染控制、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以及绿色化学工艺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点建设信号编码与传播技术、测控电路与智能装备方向,光学工程学科重点建设超快激光精细精密加工及其应用方向。大力推进环境治理与绿色能源、食品化工与生物化工等两大交叉融合学科领域的建设。其中环境治理与绿色能源重点建设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向,食品化工与生物化工重点建设食品安全、食品加工智能化方向。建筑工程学科领域重点建设绿色建筑与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
(三)推进人文社会学科融合发展。融合互联网、工程、创意、知识产权、品牌等领域推动“+”的发展,以交叉融合、应用特色为建设重点,促进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转型发展。围绕主干学科建设,应用经济学学科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和跨境电商,管理及工程等学科重点发展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及人力资源、营销管理,法学学科重点发展法学理论、企业法务和知识产权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师范体育等学科重点围绕文化校园、健康校园开展学科凝练,以此带动各学科的同步发展、交叉融合、共生共长,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组建创新特区,实行特殊的考评与资助制度,培养、引进、稳定一批潜心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研究的杰出人才,积极参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夯实学科建设基础。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以学科领军人才、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项目为牵引、平台为依托,不断夯实学科基础,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实施“东莞理工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3D打印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子散射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东莞分所”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工业4.0面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大数据”“智能传感”“生产工程优化”“精益生产”“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等一批制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多物理谱仪”“低空大载重飞艇”“非结构化环境下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地表水体水生态修复技术”“脑科学医疗仪器关键技术”等一批科技产业前沿项目研究。带动学科交叉融合、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实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迅速提升。
2020年,重点建设学科(领域)中有3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前20%,6—8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省前列;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3—5个一级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3—5个专业领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5个以上;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20项以上。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供给改革的要求,丰富和发展“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创新创业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塑造,突出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步构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体系、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育体系、以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体系。坚持开放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建立以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性、差异化发展,建设人才培养特区,推进个性化教育教学。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产生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创业人才。
(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教育教学创新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建设适应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和平台,构建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鼓励师生共同创新创业,推动本科生科研助手工作,强化学生科研实践,实现科研活动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培养。深化创业学院建设和改革,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建立创新创业种子项目库,完善项目跟踪帮扶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合理提高毕业生创业比例,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不少于1.5万平方米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中心,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三)重构人才培养标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细化人才培养规格,重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科学借鉴和合理运用OBE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落细人才培养标准,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能解决产业行业和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研究制定研究生培养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创新学位授予制度建设。健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标准的教学审核评估制度,加强执行力度,严格执行专项评估。完善涵盖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运行、学习支持服务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才培养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探索建立学院教学质量指数(TQI)和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系数评价制度。
把课程体系改革作为重构人才培养标准的基础和突破口,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厚基础、强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通识、公共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优质课程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改进学分学时管理制度,精简必修课程门数,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课程,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探索建立完全学分制,推动第二学位、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参考行业标准,以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流程为主线,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相互配合,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将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前沿引入课堂,进入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每年投入300万元左右,“十三五”重点建设100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开发50门左右项目型课程,引进30门左右的国内外优质课程。
(四)强化工科特色。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建设思路,围绕智能制造新型学科专业造领域申报和新建一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一步提高工科集中度,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体系,有力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完善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突出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推进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工科专业以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建设目标,人文社科专业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导向积极申报和建设各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引入国际认可的工程师培训体系,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20年,专业数量发展到50个左右,理工科专业集中度达65%,服务东莞市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达80%以上,建成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0个以上,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数达到4个以上。
(五)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突出抓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建设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等教学方式,不断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向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工作从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转变,提高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校园生活中师生互动的质和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工程技术及实用案例为主线,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强化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环节。
(六)创新协同育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产业集群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群和知识链主动对接产业科技和人才需求,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应用科技的需求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活力,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国(境)外优质资源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专业群形成。建立校企、校地合作联合培养机制、运行机制及共赢机制,引进行业精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人才培养,与合作单位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双结构型”教师队伍,引入实践性专业课程,共建联合实验室。
2020年,新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3—5个,重点建设10个左右特色产业学院,吸引10所以上知名高校、100家以上骨干企业进入基地和特色产业学院开展合作,遴选500名左右的企业精英、一线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
三、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制订出台学校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系列文件,为省市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积累经验。加快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高科技产品研发平台、高绩效技术转移中心、高质量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绩效。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鼓励教师靠科研成果转化致富。开展与省市级创新团队、研发平台共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对接合作,探索科技与金融合作的新模式,构建支撑东莞创新驱动战略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优势科研团队,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零的突破。深度参与广东省、东莞市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与地方政府及高新企业的合作共建,建设地方政府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联合研发基地等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工程技术研发与服务需求,共建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开展行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应用研究,推动技术集成和技术转移。加强与校外,尤其是在莞优秀科研团队、新型研发机构的借入嵌入,联合承接和开展行业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合作开展科技服务。围绕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学科建设项目科技创新领域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团队建设为依托,培育跨学科协同研究中心,引导多学科交叉和自主探索,夯实学校科技创新水平逐级提升的基础。
(三)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开展面向高新园区、专业镇、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东莞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服务能力及成果转化效率,产出一批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建设大学科技产业园,对接地方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聚集多方科技成果资源,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建设,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法国国立工艺学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以及新型研发机构、龙头骨干企业、专业镇街(园区)等,创新培养模式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整合文理学科优势,建设彰显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新型智库,有组织地开展战略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2—4个;服务或与规模以上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00家以上;申请专利数10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20%以上;重大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40项以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数80个以上,技术转化与协同开发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孵化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服务企业累计达5000家以上。
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造就一流师资队伍
(一)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理念,紧密结合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依托重点平台、重点创新项目,统筹规划布局。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汇聚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以师德建设为灵魂,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着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加快建设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体系,重点破解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推开教学科研人员分系列管理和新进人员“预聘—长聘”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校内教师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融合,组建特色学科团队,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努力打造学者化的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精致化的服务队伍,综合竞争力居于同层同类高校前列的师资队伍。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引进、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一体化的人才体制机制,形成业尽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制度体系。以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分类建设、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为重点,突破人事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和实施教职工分类聘用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竞聘、以岗定薪、合同考评的原则,有效推进岗位聘任。建立科学有效、导向清晰的业绩评价体系与绩效激励机制,突出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尝试实行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对部分亟需人才或特殊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完善校内突出贡献奖励制度。完善教授、副教授上讲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新聘青年教主讲教师资格培训和认证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管理人员晋升制度,推进职员制改革,畅通管理人员的发展通道。建立实验技术岗位的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分类招聘、分类评价、分类发展的管理制度,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技能、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优化配置辅导员队伍,开拓辅导员培训培养新途径,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需求。建立教师个人诚信制度和师德评价体系,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完善不合格教职员工岗位退出机制。
(三)创新人才引进工作。落实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人才引进自主权,优化人才引进程序,发挥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健全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机构,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培育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高标准的严格评估,真正实现人员分流和遴选择优。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改革人才聚集机制,面向国内外多模式引进既具有学科前沿核心技术、又具产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在学科前沿和技术前沿紧密结合的创新集体。按照需求分层分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一批高水平青年博士,满足本科教学,重点推进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累计引进高水平博士、境外知名大学优质师资、企业产业精英师资400名。引聘学科领军人才团队中,院士(含双聘特聘)5名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人才4—6名、具有省级人才工程称号学者等25—35名。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能力。构建入职培训与教学技能培训、通识培训与特色培训、师德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提升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效果与自主发展意识,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访学、科研、培训或攻读学位,支持教师赴知名企业、大型骨干企业、社会创新组织、政府部门进行实务进修、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简化出国(境)学术交流手续,加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和学习力度,实现骨干教师都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探索建立实施学术休假制度。建设“双结构型”师资队伍,优先聘用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积极引进企业工程师及高级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大学创新城、企事业单位等主体的人才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实师资力量,改善教师队伍及教师知识结构。设立教职工素质能力提升专项资金,年度经费逐步达到生均拨款的2%。
(五)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打破常规,建立青年拔尖人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推动优秀青年教师走向国际、走进行业、融入区域重大项目建设,造就一批青年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引导青年教师自觉融入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的学科团队、以重点重大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团队,鼓励青年教师以科技特派员或参与小分队等形式深入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发挥“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项目的作用,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发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选才育才作用,将博士后人员作为学校专职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设立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费制度,在薪酬、绩效评价、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预期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有效契合。
2020年,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不低于4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不低于50%,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不低于45%,“双结构型”教师占比不低于40%。
五、加快国际合作进程,突显国际化多元办学特色
(一)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对接全球创新链,优化合作机制,着力培养师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校的国际交往能力、协同能力和影响力。找准、聚焦国际标杆大学,借鉴其先进理念与标准,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技攻关、队伍建设、文献共享、治理体系等工作的国际接轨。以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开展教师海外培训访学、留学深造、学术交流。结合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寻找合作院校在专业细分领域处于国际前沿的专业合作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办学项目,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文凭目录中培训课程,面向行业开展专业认证培训。加强学院、职能部门的英文网页的推介,指导有关部门与学院的多语种网页的制作,着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二)引进国(境)外智力。加大国(境)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力度,提高外籍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2020年,引进50位以上国(境)外高水平专业教师。优化国(境)外人才聘用及管理机制,建立专家带项目、技术、课程和学生的激励机制,提升师生对外交流水平。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名人等来校举办多种主题活动和讲座,开展合作研究,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加拿大溢思得瑞海外中心、美国达拉斯人才工作站等,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三)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深化国际学院建设,着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校学习,来校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2%以上。引入国际成熟的工程师培训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改革,开展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工科专业国际认证和联合培养项目。加大全英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力度,鼓励学院开设全英班和教师增开双语课程,更多地采用专业外文辅助教材,各专业全英课程和双语课程比例达到专业课程的5%以上。推动学生国际化交流,健全学生交换、互认学分和学位互授(联授)机制,增大派遣优秀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规模。通过短期实习、游学、暑期学分、比赛、海外实训等方式,开拓海外第二校园,有海外学习和国际交流经历的在校学生比例达到3%以上。设立学生出国(境)专项资助资金,开拓境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国际影响力。
(四)增强国际科技参与能力。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研究项目的联合申请、联合成立学术机构、联合组织国际会议等多种方式,实质性地推动学校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支持科技创新走出去,加强与粤港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优秀科研人员到国际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励学校高水平人才、科技创新成果走向国际舞台,支持国际科技成果、专利的转化和产业化。
六、推进资源配置改革,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一)完善校园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优化校区布局,强化功能定位,完成莞城校区、松山湖校区的学科布局、基本建设和资源调配。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与松山湖融合发展的思路,落实370亩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新增规划用地建设,满足研究生培养、分析检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国际化办学等功能的要求。加强与大学创新城的对接,积极推进校城一体化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大楼、杨振宁教研楼、教师村二期及高层次人才周转公寓等,探索校中村搬迁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打造低碳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和谐校园。
(二)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跨学科的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和多个院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方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实行竞争性资源分配,建立实验室有偿使用管理制度,重点推进公用房屋管理改革。提升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运作发展能力,促进学校资产的增值增收,建立经营性收入的分配制度。加强闲置资源和未得到有效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资源最大效益。鼓励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增加办学收益。完善校内招投标管理制度,优化程序,提高效率。
增强资金统筹保障能力,确保与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相适应的资金规模。创新财务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财务规范、高效管理水平。突出重点建设学科和领域,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建设效益。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促进科技企业上市,发挥智力和技术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增强学校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创新基金运作方式,扩大基金规模。
(三)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智慧校园,建设快速、稳定、可靠的校园网络,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改善信息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支撑环境,提升涵盖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各领域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符合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教学管理系统,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搭建学科协同研究的综合平台,实现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完善科研基础数据库,促进科研数据共享和交互,实现科研队伍、项目、经费、成果、活动、考核、统计等一体化。优化人事管理系统,适应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提升人才管理信息化、个性化水平。建设校务管理信息系统、校园舆情大数据实验室、校内外视频会议系统、全校网站群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健全与办学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找准学科文献资源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标杆学校之间的差距,精心组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学术资源,打造质量上乘、载体多样、特色突出、支撑有力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满足师生员工的多元需求。以数字资源为主,兼顾纸质资源,重点构建集权威外文学术专著、外文电子图书和专业文献数据库为一体的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理顺后勤管理机制,推进各项服务、管理及经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创建自觉、高效、创新、精致的后勤服务,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资助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针对性,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建立就业情况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完善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
七、健全内部治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行政效能
(一)完善大学治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大学章程执行机制,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推进政府宏观管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管办评分离”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制度,发挥理事会各方资源优势,扩大社会合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支持,拓宽募资、引智渠道,提高办学活力。
(二)健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理顺学校和学院的关系,厘清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提升二级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落实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二级学院可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管理,建立健全二级学院理事会。改革学校对二级学院办学经费和办学资源的分配方式,探索建立教职工薪酬与二级学院对学校发展贡献度挂钩的分配制度。建立二级学院发展评估制度,完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指导意见,实施问责制。
(三)提升执行力和服务水平。面向教学科研需求,优化职能部门设置,规范职能部门权限,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健全责任链条,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合理配置与相互协调,提高职能部门执行力。完善管理规则,优化服务流程,促进工作创新,加强职能部门规范化建设,提升业务能力,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
(四)推进民主管理。构建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的制度框架体系,加强学校与师生、机关与二级学院、党内与党外等领域的协商机制建设。加强教代会、学代会、工会代表大会等制度建设,落实师生员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学校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好信息公开网,依法接受各方监督。大力推进学术民主,尊重教师依法自主开展学术活动的权利,有效推进学术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
八、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凝聚激发共享发展活力
(一)推进文化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基本遵循,转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发展动力。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登高致远、甘于奉献,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引导学生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求真、忠于真理、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争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大学生。
(二)弘扬创新文化。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形成以创新为魂的“争先、创新、致用”的文化追求,把改革创新转化为发展质量,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大学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不断丰富“学而知不足”校训的内涵,构建新时期学校新的价值体系,让创新成为每一名师生的自觉,培育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加强创新型校园建设,以“三大工程”为核心内容,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转化和服务,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激励师生勇于创意创新创业。创新基层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学院教育文化、学科专业文化、部门管理文化、后勤服务文化、学生社团文化。
(三)推进品牌文化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完善品牌体系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价值。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网络传播等领域打造一系列品牌平台,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应用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提升品牌发展能力,强化特色产业学院、科技创新研究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清洁生产中心、品牌与质量研究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品牌建设,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评价研究。打造一系列品牌载体,完善校歌等标识系统,开发推广系列品牌宣传片、纪念品、宣传册等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品牌载体,建造具有历史内涵、学校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强化品牌显示度。以“社工进校园促党建”项目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打造文化名人、文化著作、文化讲座等反映学校特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加强“挑战杯”、莞工青年论坛、粤光杯、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建设,办好学报、城市评论、城市发展报告等学术刊物,加强学校无形资产、文化品牌管理和保护。
九、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研究,不断坚定师生员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发展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穿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服务管理等全过程。抓实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分类引导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水平,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的研究阐释力度,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加强思政队伍和学工队伍建设,提升两支队伍整体素质,发挥思想育人作用。打造“三全五育人”的人才培养环境,防止专业老师传授知识技能、辅导员培养价值观的二者相互分离的倾向,强化师生交流,拓展教书育人的广度和深度。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化党支部设置,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党务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打造一支党性强、业务强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品牌建设,以品牌活动增强凝聚力,带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建立和用好立体化的网络党组织,通过新载体新媒体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强化典型带动,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为基层党组织树标杆、作样板。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在骨干教师中培养发展党员,加强青年团员推优入党工作,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把青年工作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加强统一战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民主协商,提升协商能力水平。
(三)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抓常、抓细、抓实。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坚持实施“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联系青年教师、学生班级、民主党派等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品格修养,促进从严务实的工作作风形成,解决师生员工关心的突出问题。加强群众监督,密切党员干部与师生员工的联系,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发展为导向配班子,以职责为中心管干部。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扩大管理干部选拔范围,在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教师中直接选任学校中层干部,建立院长公开选聘工作制度。提升干部适应多岗位工作能力,推动干部交流轮岗,激发干部活力。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分析研判管理干部队伍情况,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建立管理人员的年度群众评议制和廉洁自律一票否决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环境,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进学校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压紧压实二级组织机构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廉政风险点排查,突出做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廉政风险防范。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廉洁教育、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机制,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通报和相关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健全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
第四章 推进与实施
一、精心谋划,加强规划实施的顶层布局
健全“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领导体系,发挥 “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功能,强化发展规划部门的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督促,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明确二级组织机构是规划的实施主体,抓好规划任务的贯彻落实。邀请教育专家、政府领导、企业界人士担任咨询专家,开展相关项目咨询论证,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根据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规划,不断提升规划执行力和实效性。
二、统筹协调,优化规划实施的系统管理
“十三五”规划是学校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二级组织机构要紧扣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本单位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强化与学校“十三五”的衔接,保证学校规划的实施成效。重点形成学科科研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项规划。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本单位“十三五”发展规划。要动员本单位、本部门教职工做好个人规划,利用岗位目标责任书等手段,加强对教职工的绩效管理。
三、强化考核,完善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
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建立学校“十三五”关键绩效指标,并将关键绩效指标分解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年度工作目标和核心任务,明确目标责任人、责任单位;建立规划实施年度报告和中期评估机制,将规划的实施情况纳入各二级组织机构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实现规划实施情况和资源配置挂钩。着重考核“学科科研建设水平”“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产学研用合作与服务地方水平”“人才培养与教学水平”“国际化办学水平”以及“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等建设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