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坚定爱国奋斗挺膺担当,12月17日,学校举办第二场“铸魂:精神谱系宣讲”报告会,邀请了“铸魂:精神谱系宣讲团”成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作专题报告。学校各二级学院副书记、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等150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会。
张永刚以“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劳模故事:从‘不务正业’到‘不误正业’”为题,从“迷茫与探索”“坚持与构建”“热爱与专注”三个方面,用自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成长经历,结合生动鲜活的事例、生动风趣的语言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提出了独到见解,讲述如何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热情和专业精神,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
张永刚指出,思政课教学要抓好理论重难点,要吃透教材,明白知识难点和理论重点;还要抓现实热点,从现实出发,备课要备学生;再者要了解学生疑点,提出自己对某个社会热点的看法和认识。张永刚分享自己的备课方法:从社会热点入手,深刻洞悉其背后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将教学内容融入进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
张永刚从内容、形式和机制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以“三屏融合”构建“大思政课”的育人模式。他表示,学生满意、专家认可、社会认同的思政课口碑,需要做到“热点驱动,开放叙事,主体对话,活泼表达,情感融入,合力优势”,以实现网络教育供给、实现网络教育主体转变、实现网络大数据全覆盖,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参加宣讲的教师纷纷表示,张永刚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引人深思。现场还增加了互动环节,在场的辅导员和马院老师结合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问,张永刚教授一一答疑解惑。
(撰稿、一审:蔡耀蔚;二审:范晖帆;三审:叶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