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会2024年度第一次会议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改革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召开,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全省28个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我校为联盟理事长和秘书处单位,全程参与了大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

大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联盟理事会,会上表决通过了18家新增入会的单位,研究讨论联盟主要工作内容及确定下一次联盟会议时间及承办单位。

第二阶段为研讨会,我校校长、联盟理事长马宏伟指出:希望大家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深入探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共同为新时代新形势下我省乃至全国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特别是如何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产业学院建设成效等难点问题,建言献策,碰撞思想火花,汇聚广泛共识。

围绕会议主题,马宏伟强调,现代产业学院应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确立新的评价机制,着重考察在紧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贡献度,并在以下三个层面深化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改革:一是要统筹推进产业学院综合改革。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改革过程中,各高校要协同推进学科专业设置决策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人事管理机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要积极结合决策机制、人事体制、运行机制等实施配套改革,修订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办法、现代产业学院考核评估相关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管理制度。二是要构建基于能力增值的学生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要建立以产业贡献度、学生满意度、企业认可度为关键要素的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聚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推动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迭代创设跨不同组织、跨教学院系、跨学科专业的协同育人平台,引入真实项目、技术难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适应项目化课程、跨学科学习的非传统行政班级的学习过程管理等。三是要完善产业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机制。要结合现代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特征,坚持以创新能力、价值、贡献等为导向,改革传统以纵向课题、论文数量等为关键考核指标的教师评价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评价中的地位,应重在考查教师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设计等方面的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惠州学院、广州软件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10多所高校及广州沃图科技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代表,分别作了相关主题发言。大家认为,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深化阶段,研究评价改革非常及时,能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并对现代产业学院评价改革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会上联盟还为前期10家发起单位及新增的18家单位举行了授证仪式。成立半年至今,联盟共有28家会员单位,其中27家为高校单位,1家为企业单位。

姜琳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专业将面临重大的挑战,但学生的实践创新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够取代的,现代产业学院在新时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绝对不能动摇,这将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更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

姜琳希望,联盟接下来积极探索和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为广东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是共建大数据平台。汇聚产业需求、人力资源、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等各类信息,促进产教需求精准对接。定期开展专业和产业匹配度监测,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引导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强化特色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二是共建产教资源中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教融合课程、校企共建教材,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三是共建专家委员库。联盟推动共同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四是共同研制评价内涵。围绕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七大主要建设任务,积极研究可达成的质性和量化指标,推动联盟产业学院建设质量可持续发展。

会后,联盟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深入了解该学院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建设以及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撰稿、一审:曾宪群;二审:孙璨;三审:王红成)

下一篇:由我校协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教育论坛成功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