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学校在松山湖校区礼堂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庆贺节日,表彰先进,并举行新进教职工入职礼。本次大会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员工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新人·薪火相传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的带领下,在全场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学校新一批新进教职工佩戴校徽,面向国旗庄严宣誓,承诺必将坚定政治方向、潜心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严守纪律规矩、廉洁从教从业,做“四有”好老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而努力奋斗。

2023年8月以来,学校迎来了105位新进教职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幸福老师作为新进教职工代表发言。他讲述了自己与莞工的相遇、对莞工的初印象,并对学校给予他机会实现大学梦、教师梦表示感谢。

王幸福表示,作为高校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传授好知识,还要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影响带动学生,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科研工作者,则要以创业者的心态去经营科研事业。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高质量、有意义、有价值的科研工作。

表彰·榜样力量

大会对学校近年来在科研、教学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教师团队进行了表彰。校领导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团队、东莞市战略科学家团队,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及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团队代表赠花。

我校生态中心顶尖人才、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团队带头人黄焕忠教授代表受表彰教师发言。

“这可能会是我教学生涯里最精彩的一章!”入职莞工以后,黄焕忠教授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研成果,还前往韶关新丰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在这个过程里,他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看到了学校依托东莞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发挥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绽放光彩。黄焕忠教授也向全体教师发出呼吁,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自身特长与莞工条件,将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深度融入学校、地方以及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

共勉·弘扬教育家精神

马宏伟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新加入莞工的同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马宏伟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是学校加快建设成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的关键阶段、努力建设成为湾区一流高水平大学的重要节点。马宏伟提出四点希望,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勉。一是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初心使命;二是要勇于探索创新,精益求精提升本领;三是要聚焦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要激活创新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马宏伟指出,围绕构建一流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的目标,学校将深入实施“分类评价+目标导向”工作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差异化发展。架构人才发展的立交桥,贯通博士后、准聘教师、全日制聘用教师、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发展体系以及流转通道。建立多元化教职工发展体系,促进不同岗位教职工职业技能提升。

马宏伟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全体教职员工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为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不懈奋斗,在广东制造业当家和东莞科创制造强市建设,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福·师恩难忘

在教师节这一天,社会、学校、校友、同学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为老师们送上祝福。

9月10日上午,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温志强送来教师节祝福。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赖日辉与客人座谈交流。

温志强表示,今天是教师节,谨代表松山湖党工委向东莞理工学院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本土第一所高等院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欢迎学校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中来,共同推进东莞更高质量发展。

赖日辉表示,感谢松山湖党工委送来的教师节祝福以及对我校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工作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学校将更加聚焦科技创新、更加聚焦产教融合,全力全方位融入东莞,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教师节大会现场,学校则为老师们准备了小礼品和花束,并布置了打卡点供老师们拍照留念。

校友代表张菲(2007届毕业生)与学生代表胡璟昊、李慧雯携手带来朗诵《园丁礼赞》,深情讲述一棵树如何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如何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如何唤醒另一个灵魂。校友和同学们还为老师们录制了祝福视频,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

9月10日下午,我校“双百行动”结对县韶关市新丰县还以县委、县政府名义给学校发来感谢信,并送来2300箱本地生产的伯公山泉水慰问全体教职工。

(撰文:范晖帆、张友炳、唐柠;一审:范晖帆;二审:杨琪;三审:叶妙娴)

上一篇:莞工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下一篇:我校十项成果荣获“东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