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东莞召开。多物理谱仪是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是粤港科技合作、协同创新的典范;也是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上建成的第一台合作谱仪。

东莞市相关领导表示,多物理谱仪的建设显示出粤港科技合作的巨大潜力,将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引领作用,深化粤港科研合作,带动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

多物理谱仪是港澳地区首次参与投资建设的大型科学实验设施,支撑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作用。多物理谱仪为先后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香港地区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和“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多物理谱仪负责人殷雯介绍,多物理谱仪运行3年来,完成了300多项用户实验。研究领域包含电池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合金材料、稀土与磁性材料等,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等领域提供不同有序度的结构研究平台。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Nature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多物理谱仪关键技术指标,样品处单位功率中子通量处于国际同类型谱仪的领先水平,谱仪衍射分辨率和实空间分辨率达到国际同类型谱仪的最好水平。同时,在多物理谱仪的研制过程中,也产生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首次成功研制国产位置灵敏型氦三管探测器,并实现工程应用,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从0到1”突破,为后续谱仪探测器自主化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自主开发首个用于中子衍射与对分布函数数据规约的国产软件,构建全散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全链条,实现中子全散射数据规约软件的国产化。

据悉,鉴定会专家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生等专家参加会议。

记者:段亚雄


上一篇:【南方+】韶关新丰:人才驿站助力“百千万工程”,点亮农村文旅研学之光

下一篇:【东莞时间网】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突击队到洪梅镇开展实践活动

关闭